标签:
杂谈职场/励志公务员 |
分类: 世相经纬 |
花钱大手大脚也许对个别公务员来说已养成了习惯,以至形成了霸气,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公务员的浪费行为也是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损害了党政机关形象,当然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地方预算开支水份较大,也就是预算不够精准,总要留点余地,政府岂能紧巴巴过日子?另一方面,是官气在作怪,个别公务员过紧日子不习惯了,以至有些“穷庙”也过起了“富和尚”的日子,有的甚至忘却了经费取之于民的根本。诚然,即使政府富了、有钱了,也不能拿人民的钱充胖子。如此看来,对这些浪费成习惯的公务员,必须要有刚性的东西来约束、来规范,使这种“霸王餐”不再有霸气。
政府削减开支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宏观上的调控,能不能过“紧日子”,除了要打击那些公吃公喝、不合理开支行为,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细节上,因为往往细节决定关键。如每个公务员节省一张纸、节约一度电、一滴油、少打一分钟与工作不相关的电话等等,汇聚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只有从这些“小事”做起,通过每个公务员身体力行,才能培育节约风尚,养成节约习惯,实现节约型政府的目标,才能引领社会节俭之风气。
过“紧日子”,公务员率先垂范这不仅是广大民众的诉求,也是建立廉政节约型政府的必然之举。人们习惯把公务员称为人民公仆,是蕴含着一种要求、责任,就是要求掌握着一定权力的公务员把钱用在刀刃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特大灾难让我们清醒,过“紧日子”,不能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选择,也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常态,一种崇尚的道德标准,何况人民公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