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去了一趟曾经下派挂职锻炼的地方,完成了一件没有完成的善事。
早在下派期间,一直想利用自己工作之便,为当地乡民做点善事。可我缺权少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想到我们单位有金秋助学活动,每年8月都要向困难职工学子发放,因此很早我就向领导汇报,希望网开一面,给我所在的乡几个资助指标,算是我对乡民尽一点绵薄心意。按我们单位的性质,农村娃不属于我们的资助对象,我们助学专门针对困难职工家庭,并且即使变通资助,乡一级也不属我们的管辖范围,它应该由县里解决。但因为我在那儿工作的关系,也因为我对那片土地的感情,才提出了这个为难领导的想法。好在领导开明,不仅答应了我的请求,而且在后来的运作中,还安排其它科室的哥们想尽办法,变不合理为合理,总算在上周把这事给定了下来。当时因为我出差在外,没有及时把资助金送到孩子们手中。
今天去资助了乡里的3名中学生,1名在哈工大上大二的大学生。有位学生初中刚刚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县中,但她爸爸得了癌症,妈妈身体也不好,家里的困难可想而知。我们上她家把钱送到她爸爸手中,表达了我们的心意,他老兄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谢谢!”
在乡中心学校校长的陪同下,我们直接上教室看望慰问了两名学生。一个念小学4年级,一个念初三。小的那个女孩黄皮寡瘦的样子,一看就是营养不良。她是孤儿,被一个捡破烂的人收留,父女俩过得甚是清贫。当我把钱送给她,勉励她好好学习,不要让爸爸担心时,我看到她稚嫩的眼中露出了感激的泪光。
初三的女孩妈妈嫌家里太穷,跟人跑了,留下她跟爸爸相依为命。而爸爸,也是身体不好。
最让我感动的是大二学生70多岁的爷爷。那孩子父亲病故后,母亲改嫁了,于是他跟年迈的爷爷奶奶住,上学的费用全靠爷爷奶奶肩挑背磨。因为孩子前几天已经离家上学了,今天不可能把钱送到他手中,因此乡上通知他爷爷到乡政府来领取资助金。听说老人家早上还在坡上忙农活,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乡上时,我们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快到中午12点,老人家终于赶到乡政府。接过我们手中的钱,老人家感动得直说“谢谢你们组织的关心了!”他还要我们把电话号码写下来,等他把钱寄给孙子时,告诉他是谁帮助了他,好让孙子知恩图报!——多么善良的老人!
行完善事,脑子里总在闪现那一张张渴求的眼神,感恩的眼神。其实我们的资助极其有限,甚至无异于杯水车薪,但我相信,我们这份心意足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一种关怀,一种温暖。也许,就因为我们点滴之爱,不仅驱散了他们幼小心灵的孤独,甚至还激发了他们实现梦想的勇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