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之旅(八):青冢拥黛

(2006-07-17 20:39:43)
标签:

旅游

我记录

西北

爱在中国行

分类: 人在旅途
 
西北之旅(八):青冢拥黛
 
   在中华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昭君出塞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昭君墓位于呼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悠久历史。古代时,昭君墓一带盐碱遍生、地多白草,独昭君墓上青草覆盖,形成绿色之莹,故称作“青冢”,蒙语意为“铁垒”。相传,每年九月秋凉之时,塞外百草皆衰,唯昭君墓依然秋草萋萋、更显浓绿,远看则为青黑颜色。古人称青色为“黛”,于是,人们就把昭君墓的景色赞誉为“青冢拥黛”,成为流传至今的塞外美景。
西北之旅(八):青冢拥黛
 
    历史上一些文人墨客对昭君出塞还持有民族偏见,甚至留下偏颇之词。1963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参观昭君墓后,题写了《谒昭君墓》七绝诗一首,公正评价了昭君出塞的远见卓识和历史功绩——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
    舞文弄墨总徒劳。
 
    我承认昭君乃奇女子一个,也敬佩她下嫁胡人的勇气。但有时又想,小女子未必懂得那么多“大义”吧?她深藏汉宫无人识,嫔妃三千难临幸,远嫁塞外也许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无声的抗争吧!——想法归想法,我还是宁肯相信她的选择终究是美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