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斯奈《维特》

(2012-07-01 17:48:24)
标签:

古典歌剧介绍

马斯奈

维特

分类: 西洋古典歌剧介绍

马斯奈《维特》

 

四幕抒情歌剧,又名《少年维特的烦恼》。剧本是根据歌德( 1749-1832)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写作的,由布劳、梅利叶及哈特曼三人合作编剧,法国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马斯内谱曲,马斯内歌剧的主人翁,几乎都是女性,她们均不是贤淑女性;可是这部歌剧的主角却是男性,而且对手又是一位贤惠女性。

音乐方面,管弦乐的处理方法在此剧中变得极为强烈。例如夏洛特的独唱(第三幕)中管弦乐声部,声乐部分的线条和瓦格纳的宣叙调酷似。作曲家成功地在他的抒情中揉合了德国的理念与法国的精神,不仅透过柔美的人声旋律捕捉到听者的喜爱,还以主导动机与回忆动机作基础的交响结构引人着迷。1892年2月16日在维也纳宫廷剧院以德语首演;次年1月16日再在巴黎喜歌剧院用法语首演。

剧情简介:

故事背景设在1772年左右的威次拉,维特向表妹当地官吏的女儿夏洛特示爱,但遭到拒绝,因为她已与阿尔贝特订婚。维特不能忍受爱人和别人结婚的打击,而萌发自杀的念头。夏洛特结婚后,要求维特离开,直到圣诞节时再回来。从维特的来信中,夏洛特意识到她回报维特的爱心,与中产阶级道德规范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维特在圣诞节时回来,但他们的重逢演变成突然的告别。夏洛特知道维特向阿尔贝特借枪时已经太迟,她匆匆赶去找到他时,却只能和垂死的维特诀别。

 

演奏时间第一幕:40分第二幕:30分第三和第四幕:55分

时间:1772年的7月到12月。地点:德国法兰克福近郊的威次拉。

 

剧中人物:

维持 诗人 男高音

夏洛特 维特的表妹 女高音

苏菲 夏洛特的妹妹 女高音

阿尔贝特 夏洛特的丈夫 男中音

夏洛特的父亲 大法官 男低音

史密特 男高音

约翰 男低音

亲友、仆从等。

故事发生于1772年,地点在德国

剧情介绍:

 

第一幕:夏洛特家中的阳台与庭院

前奏曲之后幕启。夏洛特的父亲、50岁的大法官,正在数孩子们练唱圣诞歌曲。孩子们唱得很不错。这时候,史密特和约翰前来邀他一起到酒吧。不久,夏洛特的妹妹苏菲(15岁)也出来了,跟大家寒暄一番。约好晚上相聚后,父亲的朋友们就先离开,其它的人就走进屋里。

这时多愁善感又赢弱的年轻诗人维特(23岁),在年轻农夫的引导下登场,看到附近优美的田园景色,情不自禁地唱出咏叹调“哦,大自然”。

过一会儿后,穿上舞会盛装的夏洛特(20岁)就出现了,她在为年幼小的弟妹们准备午餐。维特看到这样的情景,被她的温柔所深深感动。当大法官发现维特后,就把他介绍给夏洛特,而且告诉他,打从爱妻去世后,夏洛特就代替母亲,照顾这些弟妹。夏洛特把工作交代给苏菲后,便和维特一起去参加舞会。

等大法官去酒吧,只有苏菲单独留下的时候,阿贝尔特(25岁)登场了。他是刚旅行回来的,苏菲说:“姐姐今晚有事出去了,可是她一直都在想念着你。”阿贝尔特很高兴,因为虽然经历了半年的远途旅游,但夏洛特的爱情并未改变,然后离去。

这时四周已被黑幕所包围,不久,皓月当空,银晖照照耀着整个家。当管弦乐奏出题作《月光》的音乐时,夏洛特和维特手挽着手回来了。舞会后,维特把夏洛特护送到家后,情不自禁地歌颂着夏洛特美丽的容姿。看到这情景,夏洛特赶快把话题引到去世的母亲和弟妹们身上,可是维特还是向她吐露出自己热烈的爱意。

这时传来父亲的声音,告诉他们阿贝尔特已经回来了。接着,夏洛特告诉维特:“阿贝尔特是她母亲好友的儿子,也是母亲生前所盼望的女婿,自己已经跟他订婚,她觉得有义务履行这件婚约,而事实上也无法逃避,说完就走进屋里。维特晓得她名花有主后,感到无比的绝望。他说;“果真如此,我便就此了结自几的生命”。

 

第二幕:《菩提树》教堂前的广场

这是星期天的下午,为了庆贺牧师伉俪的金婚礼,人们陆续聚集到教堂来。结婚三个月的阿贝尔特和夏洛特也来了。维特在远处目睹这对亲密的夫妇,悲叹着自己对她真挚的爱,不禁茫然地坐到长凳上。这时,阿贝尔特从教堂出来后来到维特身边,他虽然知道维特爱着自己的妻子,但还是很信赖这位好友。

这时苏菲前来邀维特和她去参加一个舞会,而阿贝尔特则暗示维特,苏菲很仰慕他,然后带着苏菲离开了。独自留下的维特发现夏洛特后,向她倾诉了自己爱的苦恼。而夏洛特则建议他作远程旅行,设法寻回平静的心,而且表示圣诞节欢迎他到家里玩,说完便走了。

维特终于决心永远离开她,于是对刚前来的苏菲,说出永别的话,然后伤心地离去,苏菲也难过地哭出来。

这时随着婚礼的行列,夏洛特又出现了,从哭泣的苏菲那儿得悉维持已经决心永别而去,内心受到猛烈的冲击。

 

第三幕:阿尔贝特家

圣诞节之夜。夏洛特坐在桌前,取出维特寄来的信读了起来,这就是《信之歌》:“维特呵,有谁能告诉我”。缠绵倾诉的信,使她的信心动摇起来,再也无法排除对维特的思念之情唱着:“被压制的眼泪爬满衣襟”。这是一首充满悲伤的爱之歌。

这时苏菲来邀请姐姐回家共享圣诞晚餐。看到夏洛特那寂寞神情,立刻猜出起因于维特,于是试图安慰她。可是姐姐却把她的话打断了,要她先走一步,然后开始对神祷告,请求神帮助自己的软弱。

突然,维特出现在她面前,告诉她实在无法忍受和她分离的生活。这时他就朗诵出欧西安诗集中的一篇悲痛的爱之诗《不要唤醒我》通常都叫做《奥西安之歌》这是绝望的爱的告白,表达出他热烈情感情的咏叹调。

听了这爱的告白后,夏洛特泪流满面,内心深受感动。维特的眼泪也像决堤洪水,他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炽热的感情,把夏洛特紧抱在怀里。可是她仍旧从他的双臂挣脱出来,恳求他尽快离开,维特伤心地大叫《而今只有死路一条》后狂奔而去。

维特走后,丈夫阿贝尔特一回家,就发觉妻子夏洛特的举止异常。这时有一位信差走进来交给阿贝尔特一封维特的信,打开一看,是表示即将远行,希望把手枪借他一用,于是命令妻子把手枪交给来者。这时夏洛特突然有了可怕的预感,正当丈夫准备外出时,她顾不得一切,朝着维特的住处跑去。

 

第四幕 维特的房间

夏洛特慌张地奔进维特的房间,但夏洛特已经晚了一步,发现诗人已经倒在血泊中。当夏洛特想向外人求救时,还留存微弱气息的维特,请求她不必惊动别人,只想和她一边低诉自己的爱,一边静静地死去。夏洛特告诉他,打从第一次见面时就爱上他了,可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节而无法透露真情,于是在他即将死去之前,给予维特最后这充满情爱的吻。维特拜托她,自己死后就把遗体葬在偏僻的山谷,他请求夏洛特秘密造访,用热泪祝福他说完维特就断气了。

尽管夏洛特肝肠寸断般抱着维特的遗体痛哭不已,但室外却传来儿童们快乐的圣诞歌声,远方也传来教堂的钟声。幕落。
http://s12/mw690/5878e550tcf63b140c43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