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旦妈2002
旦妈200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83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书推荐】《城南旧事》里的女性人物

(2014-06-23 15:24:58)
标签:

文化

校园

育儿

分类: 自娱自乐

2014-05-08 旦妈 道梦空间

 

 

前几天,终于在飞机上读完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一本本来在小学时就应该读的书,却在30年后,在女儿即将小学毕业的时候,因为女儿的缘故才有幸阅读。

林海音的文字不是一般的好,《冬阳童年 骆驼队》和《窃读记》两篇入选小学语文课本,那是大大的应该。《城南旧事》也推荐给所有小学生和家长们阅读,太好了!

本来要写篇一般意义上的读后感,可是翻到书尾,看到早有人写了一篇颇为精辟的,把自己要说的都说尽了,还说得那么好,自己立刻偃旗息鼓。一点也不意外,这么好的文章,这么著名的作家,几十年下来,必定有一大群的粉丝,那自然也会有成千上万的读后感。

那么,抛开对作家林海音的五体投地的崇拜,还是想对她写的几个人物发表一下一己之见。确切地说,是对几个女人抒发一下感慨。

 

女人之一:秀贞

秀贞,《惠安馆》里的人物,典型的悲剧人物,因为她长了“泪坑儿”。本来她是不自觉地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的女子,却因为男人的离去、孩子的遗弃而悲剧了起来,最终更以与孩子双双葬身火车轮下而悲惨结局。

我想,与小桂子一模一样的“泪坑儿”,是世俗眼里的无福之兆吧。可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还是旧社会吃人的礼教,冷漠的人情和女人不能独立自主的社会地位,还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性自身思想的狭隘。

秀贞偶尔的疯癫掩饰不了她与生俱来的善良,那个男人从秀贞甜甜蜜蜜的嘴里说出来居然一点都不可恨,所有的过错都有了正当的理由和合理的解释,也带给了她无尽的希望。这样的傻傻痴痴的善良更是加重了悲剧的气氛,让人读完唏嘘不已。

 

女人之二:兰姨娘

《兰姨娘》一篇里的主角,书里最勇敢的女人,勇于挑战封建礼教,并义无反顾地脱离与人为妾的生活。就是这么一个敢作敢为的女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想到的唯一的方法居然还是要再次找个男人来依靠,哪怕再次为小,尽管最后机缘巧合找了个靠谱些的。

 

女人之三:妈妈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英子的妈妈算得上幸福吧,衣食无忧,儿女成群,丈夫还算规矩。可是她依然左右不了自个儿的命运,即便丈夫动了纳妾的念头,妈妈也只能是“酸酸的”。封建礼教啊,对女人不公啊。

 

不得不说的“爸爸”

因为与兰姨娘的暧昧,这个“爸爸”是要有几笔评论的。一个算得上是新式的人物,因为有了杂念,却也可以屈从于封建的陋习吧,甚至于要暗自庆幸这“一夫可以多妻”的陋习的存在了。虽然是爸爸,虽然有绵绵的父爱,作者还是毫不留情地对爸爸用了“嘴脸”一词。

整本童年的回忆,虽然自始至终都对爸爸有很多的描写,可是感觉不到自然的温馨流露,只有偏于客观的叙述和因为爸爸去世的些许悲哀。我想,爸爸曾经可亲可敬的形象因为那一瞬的“嘴脸”而土崩瓦解,无法重建了吧。父爱在童年里留有了遗憾,无论怎么主观地想要感念,最终落笔还是不能释怀啊。

 

女人之四:宋妈

《驴打滚儿》里的人物,因为那个不正干的老公,不得不抛下吃奶的娃,独自在城里打工,几年来每天怀着对自己一双儿女的想念,哄着别人的娃,将挣的钱全部奉献给了老公,最后却落得个儿子落水淹死,闺女被卖的下场。本来完全可以借着恨意摆脱那个不着调的男人的,可是世俗却硬要把她推回去。英子的父母,还算有些“新式”思想的夫妇,劝说加驱赶她跟老公回家重新生娃。

 

旧时的女子可怜可悲啊,不光命运无法自主,连思想也禁锢的无法舒展。当然,如若思想自由了,命运也就可以抗争了,也就不至于必须拴系于一个男人身上了。

 

《城南旧事》整本书都是忧伤的,决不是因为感伤童年的岁月一去不复返,而是因为作者通过她的敏锐的双眼,过早地体察到了这一个个人物的无法自主的命运,包括那个窃贼的。

悲伤总是比快乐更刻骨铭心,也更容易翻腾出来。即便,作者的童年必然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但这一书里翻腾出来的都是淡淡的忧伤。

想起自己因为写《时间都去哪儿了》而思索自己与女儿的12年,本来有那么多的好玩儿的点点滴滴,可是脱开了日记,本能地率先翻腾出记忆的漩涡的却还是自己的沉痛的追悔。

读读《城南旧事》吧,淡雅的文字里流淌着淡淡的忧伤。

 

今天早上,女儿因为听到“嫦娥奔月”突然问我:

“妈妈,你说嫦娥奔月,她做的对不对?”

想起了昨晚的这个读后感,我说:

“很难评价对与不对。我只是觉得,嫦娥没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飞还是不飞不是她能说了算的。”

呵呵,即使在美好的神话里,女人居然也没有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