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抱朴阿素
抱朴阿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366
  • 关注人气:1,5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咬定价值不放松,韬光养晦度熊市——2013年投资总结

(2013-12-30 14:44:11)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理念

2013年在新年的钟声中即将远去,2014年就要来临。回首过去的一年,A股市场依然在熊市中苦苦挣扎,全年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中涨幅倒数第三,未能摆脱“熊霸全球”的局面。跌了六年的A股市场,实际已成了一个被边缘化了的市场,只有存量资金,极少增量资金,有限的资金围绕着小盘股、创业板投机,算是这个市场中还有的一些亮点。但否极泰来的规律决定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投资的机会越大, 越应该对中国的股市充满信心。

2013年,依然是在价值投资之路上积极探索的一年。尽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投资理念与投资体系,但如何更好地与熊共舞,实现即使在熊市当中也能稳健获利或有效保本的方法,依然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2013年全年,围绕这个课题上下求索,有一些心得,有一些试验,但根本上还有待改变。

一、    2013年投资情况


年份

投资收益增长率

上证指数增长率

与大盘相比

2011

-19.60%

-22%

2.40%

2012

13.20%

3.20%

10%

2013

-14.90%

-6.70%

-8.20%


2013年,继续重仓持有金融股,同时增持消费股,建立成长股试验仓。全年金融股持仓市值下跌了7%左右;增持的消费股,主要是酒类折损近半;成长股试验仓出现了较大的上涨,其中有三只股票(贝因美、好想你与全聚德)涨幅超过50%(好想你翻倍),无奈仓位太低,对整体赢利影响不大。全年持仓市值下跌14.9%,跑输大盘8.2%。在持仓市值出现较大下跌的同时,所持投资组合的加权净资产2013年仍继续增长,加权平均市盈率仍维持在10倍以内,如果按巴菲特以净资产增长情况计算收益率的话,2013年也算正收益了(呵呵,给自己找个安慰吧)。

二、2013年投资的教训与反思

2013年全年,权重蓝筹的表现依然低迷,年初的金融股上涨昙花一现,随后出现大幅下跌;增持的酒类股出现大幅下跌,这是2013年投资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其中的教训很深刻。

经过多年的投资实战,总体的感觉是:理念基本到位,组合配置技巧、选股及建仓水平有待提高。

价值投资,根本上来讲是逆向投资,但逆向得过早,跟错误投资没有区别。早在2012年初,就意识到了白酒股的泡沫,但在经过了塑化剂事件以及初步的反腐之后,看到白酒股的大幅下跌,急于抄底,现在看来,是抄在了半山腰,这成为自己2013年投资的“滑铁卢”。因为有了白酒重仓的亏损,其他轻仓的小盘成长股再大涨也白搭。

金融股、特别是银行股的建仓已经三年,从建仓公司的近三年实际业绩来看,较大幅度超预期,但这种超预期的业绩主要表现在了企业净资产的提升与市盈率、市净率的大幅降低,市场价格并没有明显上涨。总体来讲,金融股的市场表现属中性,没有给自己的投资明显拖后腿。

2013年,随着大盘的持续下跌,价值股的持续低迷,成长股的疯狂上涨,市场对于价值投资的评价越来越负面。但各种负面评价并未能动摇自己对于价值投资的信心,需要反思的是:自己在价值投资上有没有什么误区,从而在实际上偏离了价值投资的正确方向?

反思这几年的价值投资,有这么几个重要问题依然在寻找答案:

1、     一只股票是否值得介入,其未来的长期利空因素在评估当中应当发挥多大的作用?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针对的是银行与酒类股。价值投资,在我的理解,主要还是一种逆向投资,在股价低迷的时期介入。但股价不会平白无故地低迷,一定是因为行业或企业有一些利空因素的影响。没有这些利空因素,凭什么让你拣便宜?这几年银行股的低迷,正是一些利空因素闹的,比如大家常讲的利率市场化、政府平台贷款及房地产泡沫的影响等。这些利空因素真正来临的时候,可能情况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糟,但问题是:这些利空因素短期之内无法消除,这可能导致银行股长期低迷。面对价格确实便宜的银行股及长期无法消除的利空因素,价值投资者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什么呢?我目前的反思是:还是应以低估作为主要判断标准。

 

2、     学巴菲特还是施洛斯?人,认识自己最难。来到证券市场,多数人都信心满满,但从长期的投资结果来讲,真正能够赚钱的十不过一。巴菲特作为股神,投资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今年在反思:他的投资方法的可复制性有多大?有多大比例的人能掌握他的投资方法?相反,施洛斯的投资方法今年以来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对于一般的投资人而言,不可能有巴菲特的商业眼光,不可能有巴菲特那样对所投资企业的调研与了解深度,也不可能有他那样对年报的分析与理解水平,如果像巴菲特那样采取集中投资少数股票的方式建立投资组合,要取得战胜大盘的收益率,可能性有多大?。从投资结果来看,施洛斯在完全没有杠杆且扣掉25%的管理费后,年均复合收益率达到了16%,一点也不比巴菲特差。同时,施洛斯的投资方法又极适合那些无条件调研上市公司、也无眼力看准优秀上市公司的普通投资人。为此我在想,是否需要对自己的投资方法作出重大调整,从以巴菲特为师转向以施洛斯为师,这样可能更符合自己作为普通投资人的定位。在2014年,需要启动这方面的试验。对于没有把握的板块个股、特别是有长期无法消除的利空因素影响的个股一定要控制仓位,原则上对单一股票的最大仓位将要作出限制。巴菲特在单一个股上的持仓上限为40%,对他如此火眼金睛的投资大师尚且只有40%,对一般普通投资者呢?

3、     如何稳健建仓问题。在建仓方面,自己属于比较激进的一类,基本上是一次、最多两次建仓到位。目前来看,熊市中的激进建仓让自己处于被动位置,吃了不少亏,其中的心理其实是害怕仓位不够股价却涨上去的情况。实际当中,自己确实也出现过仓位太小、在未能加仓的情况下,股价已经大幅上涨的情况,今年7月份好想你建仓就是这样的情况,只给了一次建仓机会,导致仓位过小,尽管股价涨了一倍,影响不大。所以如何平衡两种情况,还需要探索。

二、    2014年的展望及计划

2014年,A股市场将进入熊市第七年,有句话叫“七年之痒”,2014年的市场,能不能与熊市说“byebye”,仍然没有这个确定性。目前的市场,除了周期性的股票,能涨的都基本涨了。那些已经涨了的,或者说基本已经涨到位的,有多大的可能价格再上台阶,以致达到近百倍的市盈率?自认已经很难。所以有一种情况不能排除,就是:市场继续震荡,那些目前已经基本涨到位的弱周期股开始回调,直到其价格达到一个合理偏低的位置,这个时候才会迎来真正的牛市。所以2014年仍然继续做好与熊共舞的准备。

作为一名欲长期在这个市场生存的人士,应当努力建立这样一种投资系统,这种系统不是寄希望于熊牛转换来赢利,而是通过价值发现及适当的催化剂把握来赢利;不是依靠火眼金睛单押少数能够大幅上涨的股票来赢利,而是通过充分分散于一批极为低估与小盘成长股组合来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根据这些原则,2014年有如下计划:

1、          扩展能力圈,覆盖大盘蓝筹及债券、中盘稳健及小盘成长,在三种类别中各研究一批拟介入股。

2、          适时优化持仓结构,形成中盘稳健相对集中,小盘成长较大程度分散、大盘蓝筹及债券替代现金储备。

3、          动态调整,确保整体组合估值最低。

 

2014年的投资业绩确实不好,但不能因此否定价值投资错了。每种投资方法都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失效,或早或晚,价值投资的春天一定会到来。从百年股市投资史上来看,坚持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分红率的价值投资都取得了优异了业绩,不能仅仅因为几年的熊市就改变了这个规律。所以坚定价值投资的信心不动摇,相信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同时,从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人来对待的角度,实行施洛斯的分散投资方法是一条必由之路。未来不管对一只股票有多大的把握,最高持股上限也只能为20%,同时避免同一板块合并持股上限超过总资金的30%。通过分散板块、分散个股、分散大中小盘,在保持整体组合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为个别股票可能的大幅上涨也预留空间,同时也为个别股票的大幅下跌提供可承受的亏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