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投资的几点体会

(2013-12-04 14:11:31)
标签:

经典

投资

学习

巴菲特

股票

分类: 投资理念

 

投资世界是一个充满欺骗与谎言、机遇与陷阱的世界。许多喜欢投资的朋友,初涉这个世界,面对眼花缭乱的种种方法与理论,如果没有足够的辨别力,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很远,甚至在错误理念的引导下,终生都走不出投资的误区。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言简意赅地谈几点。

重点精读长期实战业绩优异的投资大师的经典著作。初学投资,如果一开始学习的路子走歪了,那么浪费的不仅是时间,还包括金钱及不良的投资习惯。在投资图书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投资书,以技术分析书最具代表性,看这些书纯粹浪费时间。目前国内人士撰写的投资书籍,有价值的没几本。即使国外投资著作,优秀的也很少,经典的也就那么几本。不怕一个人看几十本书,就怕一个人把一本书看上几十遍。所以看投资书不要求多,而要求精。对于那些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投资实战业绩辉煌的投资大师的经典著作,建议重点看、反复看,如巴菲特的致股东的信、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等。国内能够称得上投资经典的书籍估计至少还得几十年后看能不能出现。

不要被财经节目误导。媒体上的财经节目,对投资者能有帮助的极少,多数的分析师、专家其实都是纸上谈兵,他们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卖嘴皮子上,而不是投资实战上。那些一边谈着基本面、一边又对市场指数或个股价格进行短期预测的“专家”,忽悠的嫌疑很大。事实上,一只股票短期的涨跌跟这只股票的基本面可以没有任何关系,以影响企业股价的长期因素来判断短期股价的涨跌是在开玩笑。由于大众的偏好基本是错误的,而媒体专家为迎合这种偏好,倡导的投资理念基本也是错误的或自相矛盾的。看这些财经节目,你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事实信息上。偶尔也有一些水平较高的财务分析专家,他们对一些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相当有功底,第一财经公司与行业栏目上有一个叫王世熊的财务分析人士,是比较少见的一位懂投资的人士,遇到这样的专业人士,他们的意见可以听一听,但极难遇到。概言之,凡谈技术分析的、谈短线操作的、谈市场预测的、不谈估值与风险只谈概念的,基本可以确认是在忽悠。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阅读技术分析类文章上。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上关于投资的文章很多,宣传的理念方法五花八门,鱼龙混杂,有价值的极少。许多投资理念,在道理上可以看似正确,但在实践上却得不到确认,这些理念读得多了,会潜移默化地让你的投资路子走歪,所以一定要严加提防。最值得警惕的就是一切有关技术分析的书。百年来的股票市场投资实践至今也没有证明技术分析是一种可以长期稳定赚钱的方法,相反,因为技术分析交易而破产的却比比皆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投机大师李费佛,他的名作是《股票作手回忆录》,他的下场是因投机破产而自杀。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只读那些长期投资实战业绩优秀的人士写的文章。

警惕宣传一夜暴富的经纪人或券商。投资股票其实跟投资其他任何生意一样,能够赚大钱的极为罕见。如果真逮住一匹黑马,多数情况下运气成分居多。从世界最有名的投资大师的投资绩效来看,长期的投资收益率也只在20%左右。但由于进入股票市场的股民大多有着一夜暴富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许多骗子有机可乘,结果让许多学习投资的股民吃了大亏。那些引导你频繁换股、频繁交易的经纪人或客户经理,基本可以确认是在误导你。我有位朋友应聘一家还算有名气的券商,营销总监第一句话就问:“你能不能指导客户一年投资赚一倍以上?”显然营销总监的这个要求世界上应当没有人能够做到。有一家投资咨询公司,要求其员工拿自己的钱每天交易频率不低于20次,这家公司无疑是个黑店。

     当然,在学习投资的道路上,分辨真理与谬误的根本还是自己的悟性与眼力,在这一点上,估计没有谁能帮得了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