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出贝因美引发的关于成长性高价股投资的思考

标签:
贝因美高估成长性股市股票 |
分类: 投资理念 |
让“欧洲股神”、富达中国特别情况基金(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经理安东尼·波顿折戟的A股市场,股价呈现着这样一种生态:优秀股很贵、便宜股滞涨、小盘股疯狂。那些贵的股票,对于我这样的价值投资者而言,继续持有确实于心不安,卖出之后却继续上涨,贝因美即是其中一例。这引发了我对于投资的一些思考,在此道来,与各位同仁探讨。
卖出之后,贝因美经过两天短暂的下跌,又恢复了凌厉的上涨势头。以2013年6月28日的价格来计算,自我卖出之后,在卖出价格基础上又上涨了28%,我总体少赚了51%。
之所以拿出贝因美这个案例来分析,缘于我今年以来对自己投资理念的一些反思。
对于股票投资,我坚持比较严格的价值投资。当通过比较保守的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后,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高于估值,我是断然不会介入的。如果一只股票的当前市盈率超过20倍,我也会谨慎为上,轻易不介入。如此分析下来,一大批优秀股票都只好放弃,包括上海家化、片仔璜、云南白药、广州药业、伊利股份、双汇发展等等,都被我打入了“冷宫”。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些被放弃的股票总体上要比自己持有的估值或市盈率极低的股票走势要好得多,而这些股票的市盈率总体上比现在的贝因美还高。如此来看,贝因美自己是不是卖早了?
目前,A股市场上的这些白马股,之所以在其市盈率、估值都比较高的情况下,还能够继续大涨,我认为主要是行业好,皆为消费类股票,周期性弱,没有明显的行业利空,有着良好的成长预期,受到市场投资者的追捧。我曾对此种现象反复进行过反思,最终的结论是:这些股票仍然不符合自己的价值投资标准,卖出贝因美没有错。理由如下:
1、
2、
3、
总之,在投资上,我是一个“近视眼”,介入的标准主要看现实的价值是否低估,至于其未来的成长性,我不会给予一个过于乐观的估计,哪怕它现在热门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