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复杂难懂的行业吃力不讨好——《1994年华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学习体会
(2013-06-14 17:19:17)
标签:
学习体会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票 |
分类: 巴菲特研究 |
原文摘录:
我们的成功方程式——那就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具有产业竞争优势同时由诚实有才干的人经营。
抱朴阿素体会:
巴老的这句话,我有一个高度概括,即:低价格好公司。如果要说得再复杂一点,就是: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再复杂一点即是: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具有竞争优势的、管理层优秀的企业。管理层在我看来重要性次于价格与竞争优势。
原文摘录:
对于坊间一般投资人与商业人士相当迷信的政治与经济的预测,我们仍将保持视而不见的态度。三十年来,没有人能够正确地预测到越战会持续扩大、工资与价格管制、两次的石油危机、总统的辞职下台以及苏联的解体、道琼在一天之内大跌508点或者是国库券殖利率在2.8%与17.4%之间巨幅波动。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曾经轰动一时的重大事件却从未让班哲明.葛拉罕的投资哲学造成丝毫的损伤,也从没有让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优良的企业看起来有任何的不妥。想像一下,若是我们因为这些莫名的恐惧而延迟或改变我们运用资金的态度,将会使我们付出多少的代价?!事实上,我们通常都是利用某些歷史事件发生,悲观气氛到达顶点时,找到最好的进场机会,恐惧虽然是盲从者的敌人,但却是基本面信徒的好朋友。
抱朴阿素体会:
前段时间看过《第一财经日报》上一位专业人士的文章,文中提到,巴老在介入一只股票时,也要做预测。当巴老预测到一家企业的经营开始出现转折迹象时,就是巴老介入的时机。作者甚至认为这是巴老不愿意说出的秘密。对此观点我的怀疑大于相信。宏观经济趋势巴老认为自己无法预测,所以主要考虑具体的企业是否达到了低价格或合理的价格并为优秀的企业。但我看过一本书叫《投资最重要的事》,其中有一章说了一个意思,即:虽然我们无法预测经济周期,但至少我们可以粗略判断我们处于周期的哪个位置。我认为在市场处于极端状况之下,确实可以高概率地预测市场是否处于低位或高位。如果一定要在市场交易中做预测的话,人能够做到的可能就是如此了。
原文摘录:
我们将实质价值定义为一家企业在其生涯中所能产生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任何人在计算实质价值都必须特别注意未来现金流量的修正与利率的变动都会影响到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虽然模糊难辨,但实质价值却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能够作为评估投资标的与企业的合理方法。
抱朴阿素体会:
巴老对内在价值的老生常谈,经常在信中反复说明。但真理哪怕重复一万遍,它还是需要我们遵循的真理。
原文摘录:
谈到企业购併,对于可能的买主来说,只专注于现在的获利情况却不管潜在的卖方拥有不同的前景、不一样的非营业资产或不同的资本结构,是一件很愚蠢的事,在Berkshire我们不知拒绝了多少那种虽然会让短期盈余美观但却可能损及每股实质价值的合併案或投资机会。这类购併问题又因为隐藏在背后的生物原始本能而变得更复杂,许多CEO之所以能够坐到这个位置,部份的原因在于他们先天拥有相当丰富的动物本能与自尊,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一位主管拥有这样的特质,有时对他们有极大的优势,然而这种本能在他们爬上顶峰之后并不会消失,而当CEO被其顾问们鼓励去进行购併交易时,我想他的反应跟一位青少年被父亲鼓励可以拥有正常的性生活一样,这样的做法未免有点揠苗助长。
抱朴阿素体会:
对企业优劣的判断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点或某几点,这也是常识。
原文摘录:
投资人必须谨记,你的投资成绩并非像奥运跳水比赛的方式评分,难度高低并不重要,你正确地投资一家简单易懂而竞争力持续的公司所得到的回报,与你辛苦地分析一家变数不断、复杂难懂的公司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抱朴阿素体会:
看到有投资者很辛苦地分析一家科技公司的产品、前景、经营等,我在佩服其勇气的同时,只能作为旁观者在一边欣赏。人这一辈子能够看懂的东西其实很少,多数时候,你真正有把握理解的上市公司可能只局限于三四个行业,那种什么行业都能侃侃而谈的,是职业分析师。而投资复杂难懂的行业公司往往吃力不讨好,除非你是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总体上我认为,除非你是某一行业的专业人士,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你理想的投资行业还是那些简单易懂的大众行业。
原文摘录:
对于买进股份我们注意的只是价格而非时间,我们认为因为忧虑短期不可控制的经济或是股市变数而放弃买进一家长期前景可合理的预期的好公司是一件很愚蠢的事,为什么仅是因为短期不可知的猜测就放弃一个很明显的投资决策呢?
抱朴阿素体会:
判断一只股票会涨到什么价位比什么时间能够到达那个价位要容易一些,所以我们努力把握前者,放弃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