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评估内在价值的根本是理解企业经营——《1992年华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学习体会
(2013-04-02 17:28:06)
标签: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价值投资股票 |
分类: 巴菲特研究 |
原文摘录: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股市预言家唯一的价值就是让算命先生看起来像那么一回事,即便是现在,查理跟我还是相信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要把他们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虽然有时股市的表现会有相当大的起伏,然而很明显的股市的表现不可能永远都能超越其背后所代表的企业,这也是为何我们胆敢预测未来十年投资人在股市所获得的报酬将很难再像过去十年那样的优异的原因。
抱朴阿素体会:
巴老的这段话表达的依然是中短期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当一只股票的价格达到我的伏击范围时,我在介入时,往往不太考虑当时的市场氛围及宏观经济环境,对于股价处于下跌趋势还是上涨趋势也不太关注,主要原因就是我认为没有人能够预测中短期的市场变化。我也想在介入一只股票后很快就能赚钱,而不是被套,但直到现在,我也找不出一个能够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哪怕事后证明自己介入之时的股价确实非常低估。
原文摘录:
在Berkshire所有的活动中,最令查理跟我感到雀跃的是当我们找到同时具有超强产业竞争力并且还拥有我们信任与崇敬的经营者的那种企业,想要买到这类公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们会一直努力寻找,而在寻找的过程当中,我们採取的就像是与一般人寻找终身伴侣一样相同的态度。
抱朴阿素体会:
选股,一个是选择竞争优势强的企业,另一个是选人。巴老在判断一家企业管理层方面水平不是一般地高,可谓火眼金睛,所以他控股或收购的企业,基本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让原有的管理层尽情发挥。如果不能准确判断管理层的人品与经营能力,巴老这种管法不知要冒多大的风险!能够准确地判断一家企业管理层是否优秀,我认为应当与企业的竞争优势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毕竟企业归根结底是人的企业,靠人来发展。
原文摘录:
之前我们曾经讨论过透视盈余,其主要的组成份子有(1)前段所提到的帐列盈余,加上(2)主要被投资公司的保留盈余,按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未反应在我们公司帐上的盈余,扣除(3)若这些未反映的盈余分配给我们时,估计可能要缴的所得税。虽然没有任何一项数字是完美的,但我们相信这项透视盈余会比按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下的数字更能够反应Berkshire实际的获利状况。
抱朴阿素体会:
透视盈余是巴老判断Berkshire真实赢利状况的一个“发明”。基于会计准则的规定,Berkshire作为一个投资公司,能够在其财务报表上得到反映的,经常仅仅是被投资公司的投资收益(分红)。但巴老的透视盈余把被投资公司全部赢利中属于自己股权比例部分中未分配的盈利也算了进来,这说明巴老完全是以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待自己的投资成果的。许多股民只以上市公司的股价是否上涨作为投资是否成功的标准,这就是在以股价博弈的角度、而不是企业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待股票,长期来看导致的结果就是投机。
原文摘录:
信心的播种最后的收割结果都一再让人失望的话,农夫就应该要好好地检讨原因了,不然就是农地有问题,投资人必须了解对于某些公司或甚至是某些产业,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长期性策略。
抱朴阿素体会:
这段话,我关注的是最后一句——投资人必须了解对于某些公司或甚至是某些产业,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长期性策略。我认为股市中有相当一批企业,长期来看股价只会大区间震荡,不会有向上,如果长期持有,结果就是坐电梯。许多周期性企业就是这样。这类企业不适合长期持有,只适合波段操作。看一看A股市场的钢铁股,景气周期时大涨,萧条周期时又回到原点,甚至创新低。这样的股票,只能大波段操作。
原文摘录:
大部分的分析师通常都会选择两种看起来对立的方法,"价值法"与"成长法",事实上有许多投资专家会将这两种方法交替运用,就像是轮流换穿衣物一样。我们觉得这种观念似是而非(为此我个人必须承认,好几年前我也是採用这种方法),基本上我们认为这两种方法本为一体,在计算一家公司的价值时,成长当然是一件很重要的因素,这个变数将会使得所计算出来的价值从很小到极大,所造成的影响有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
抱朴阿素体会:
市场上经常区分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在我的理解,价值投资可能主要着眼于现实的资产赢利情况,而成长投资则基于对未来企业高成长的预期,而给予较高的未来增长前景。事实上,我在对一家企业估值的时候,已经通过参数的选择,考虑了其未来成长的因素,所以在我看来把投资分为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没什么道理。如果一只股票未来成长前景很好,在考虑了成长这个因素之后,通过估值发现这只股票已经高估,那么我认为买入的话就属于投机;如果属于低估,买入就是价值投资。所以,如果成长投资是指买入价值低估、但其未来成长预期较高的股票,那么我认为这种投资属于价值投资的一部分。有统计表明,长期来看,成长投资没有价值投资收益率高,主要原因是人们容易高估一只股票未来的成长性,从而给予过高的估值。
原文摘录:
虽然评估股权投资的数学计算式并不难,但是即使是一个经验老到、聪明过人的分析师,在估计未来年度票息时也很容易发生错误,在Berkshire我们试图以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试著坚守在我们自认为了解的产业之上,这表示他们本身通常相当简单且稳定,如果企业很复杂而产业环境也一直在变,我们实在是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去预测其未来的现金流量,碰巧的是,这个缺点一点也不会让我们感到困扰,就投资而言,人们应该注意的,不是他到底知道多少,而是应该注意自己到底有多少是不知道的,投资人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做对的事,只要他能够尽量避免去犯重大的错误。第二点一样很重要,那就是我们在买股票时,必须要坚持安全边际,若是我们所计算出来的价值只比其价格高一点,我们不会考虑买进,我们相信恩师葛拉罕十分强调的安全边际原则,是投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抱朴阿素体会:
这是巴老评估企业内在价值时极为重要的两个原则,即:能力圈原则与安全边际原则。不在能力圈内,就无法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没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在你的评估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下,你的投资将无法保证避免无法承受的亏损。所以我认为准确评估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最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一家企业的经营及商业模式。
原文摘录:
1989年报还有一段相当令人怀念的话,"我们没有能力去预测投资银行业、航空业或是造纸业的前景",在当时或许有很多人怀疑我们这样公开的承认有点无知,不过到如今,连我的母亲都不得不承认这项事实。
抱朴阿素体会:
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内在价值,有些行业引起经营变化的因素太难以捉摸,非常难以估值。巴老举了三个行业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