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值投资是股市最好的赚钱方法——《1991年华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学习体会

(2013-03-21 17:23:31)
标签:

巴菲特

致股东的信

价值投资

趋势投机

股票

分类: 巴菲特研究

原文摘录:

当然无可否认就长期而言,投资决策的绩效还是要建立在股价表现之上,但价格将取决于未来的获利能力,投资就像是打棒球一样,想要得分大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场上,而不是紧盯著计分板。

抱朴阿素体会:

巴老的“老生常谈”:不要看价格波动,而要看股票背后的企业经营状况。

 

原文摘录:

我们还是持续地在寻找大型的企业,那种令人容易了解、具有持续性且让人垂涎三尺的事业,并且由有能力才干并以股东利益为优先的经营阶层,虽然这些要求的重点并不一定保证结果就一定令人满意,当然我们一定要以合理的价格投资并且确保我们的被投资公司绩效表现与我们当初所评估的一致,这样的投资方法-寻找产业的超级明星,是我们唯一能够成功的机会。

抱朴阿素体会:

这段话包含了巴老反复强调的选股标准,简要概括就是:1、业务在能力圈内;2、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3、能干的管理层;4、价格合理。

原文摘录:

我们认为将这些短线进出如此频繁的法人机构称为投资人,就好像是把一个每天寻找一夜情的花花公子称作为浪漫情人一样。

 

抱朴阿素体会:

对短线交易者的一个很形象的类比。

原文摘录:

我们的座右铭是如果你第一次就成功了,那就不要费力再去试别的了。

抱朴阿素体会:

在股票市场上,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操作方法,都有获利的时候,关键是这种获利方法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确保一个人长期来看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取得超越大盘的收益率。对于一名价值投资者来说,可能对技术分析、趋势投机、成长投资等也有过了解,不少人有这样的想法:能不能在价值投资无用武之地的时候,改用趋势投机?或者基本面选股、技术面投机?总之就是想十八种兵器都用上,一个萝卜两头切。对于这个问题,我最近刚看了一篇书评《散场的舞会读对冲基金风云录II悲剧英雄》,书中讲的是一个由基金经理希尔和科恩掌管的阿尔法基金最初采取价值投资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后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价值投资越来越难赚钱,于是阿尔法基金决定另起炉灶,让成长股所占的比例在组合中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彻底放弃了自己熟悉的价值投资的原则。之后,基金业绩一度变得靓丽了。然而当成长股的泡沫再一次破灭时,他们遭遇毁灭性的重击,以彻底失败告终。有的人在一个饭店吃过一次饭后,觉得饭做得不错,很合自己的口味,就固定在这个饭店吃饭;有的人在一个饭店吃饭,尽管觉得这家饭店饭做得不错,很合自己的口味,但还是想试试别的饭店是不是做得更好,宁愿为此多花一些冤枉钱。但在投资上,我认为当尝试的代价非常大时,还是坚守原有成功的方法为好。我倾向于认为:巴老这里所说的成功的方法,其实不是指除价值投资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让你投资成功。我倾向于认为:价值投资是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的唯一道路,尽管在短时间内,这个结论可能无法验证。价值投资尽管是能够成功的方法,但也会遇到不利于它的市场环境。就像2000年前后的科技股泡沫时期,价值投资显得是多么地暗淡无光。结合巴老的投资经历(早期巴老也试过技术分析),我认为巴老内心其实想的是:价值投资方法就是最好的股市赚钱方法,其他方法你没必要试了。

原文摘录:

著名经济学家凯因斯,他的投资绩效跟他的理论思想一样杰出,在1934815日他曾经写了一封信给生意伙伴Scott上面写到,随著时光的流逝,我越来越相信正确的投资方式是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在自己认为了解且相信的事业之上,而不是将资金分散到自己不懂且没有特别信心的一大堆公司,每个人的知识与经验一定有其限度,就我本身而言,我很难同时有两三家以上的公司可以让我感到完全的放心。

 

抱朴阿素体会:

这几年,自己的投资范围不断萎缩,目前选股仅在四五个板块里进行,其他板块也有很多涨得让人眼热的股票,但我不再为此心动,因为那些板块股票所涉及的业务不是我所能理解的,那些钱也不是自己能赚的。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才能不上当受骗,才能有成功的最大概率。


博主说明:经过近一年断断续续的阅读,终于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77—2012) 全部读完了,并把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段落摘录了下来。《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巴菲特亲笔所写,最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是学习巴菲特投资理念 的第一手资料。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多体会与感慨。全部读完后,看到这么多摘录出来的精彩内容,就萌发了一个想法:结合这个摘录,定期写一点体会,与网上的 同仁分享,同时加深自己对巴菲特核心投资思想的认识。巴老的思想博大精深,自己的体会难免肤浅,如果能够得到网上高手的批判与反馈,则是本人的福分。本人 拟按时间顺序,从1977年的摘录开始,一直写到2012年,一年为一篇。欢迎同仁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