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7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学习体会(关于选股标准)

(2012-12-21 16:38:41)
标签:

价值投资

股票

巴菲特

致股东的信

投资

分类: 巴菲特研究

 

 

博主按:经过近一年断断续续的阅读,终于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77—2012)全部读完了,并把自己认为比较精彩的段落摘录了下来。《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巴菲特亲笔所写,最原汁原味地体现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是学习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第一手资料。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多体会与感慨。全部读完后,看到这么多摘录出来的精彩内容,就萌发了一个想法:结合这个摘录,定期写一点体会,与网上的同仁分享,同时加深自己对巴菲特核心投资思想的认识。巴老的思想博大精深,自己的体会难免肤浅,如果能够得到网上高手的批判与反馈,则是本人的福分。本人拟按时间顺序,从1977年的摘录开始,一直写到2012年,一年为一篇。欢迎同仁批评指正。

 

原文摘录:

我们投资股票的选择方式与买进整家企业的模式很相近,我们想要的企业必须是(1)我们可以了解的行业(2)具有长期竞争力(3)由才德兼具的人士所经营(4)吸引人的价格,我们从来不试著去买进一些短期股价预期有所表现的股票,事实上,如果其企业的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反而希望他们的股价不要太高,如此我们才有机会以更理想的价格买进更多的股权。

抱朴阿素体会:

巴菲特在此提出了他选择投资对象的几个标准。显然可以看到,巴菲特并不认为投资股票与投资一家企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巴老提出的四个标准中,“我们可以了解的行业”即是能力圈原则。笔者投资股市多年,投资的行业由无所不包缩减到目前只关注四五个行业。不是其他行业没有好的投资机会,而是对于大多数行业,自己确实不理解,有些是不容易了解。如果投资自己不能理解或不能了解的行业,我感到无异于闭着眼睛走路,总有一天要掉到沟里。对于目前自己关注的有限的几个行业,自己感到也不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够看得很清楚,所以把自己的投资范围限制在自己能够理解的行业里,不是丢人的事。经常看到媒体上有的分析师什么行业都敢谈,似乎无所不知,但那跟投资没有多少关系,只是他们的职业需要,投资人切不可陷入误区。

第二个标准:具有长期竞争力。我比较关注的是“长期”两个字。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可能短期内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能否持久就难说了。比如当年豆浆机刚兴起的时候,九阳豆浆机很有竞争优势,但过了几年来看,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一些白酒企业也是这样,像秦池、孔府酒等,都是热得快,冷得也快,但有一些老字号的百年酒企却能长期稳定发展。所以对于投机客而言,关注的是企业短期的竞争力,而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应当把注意力转移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上来。而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感到起码两个因素值得重点关注:一个是历经时代考验的强大品牌;另一个是具有垄断性的、充分差异化的、客户粘性很强的产品或服务。当然也有人举出成本优势、管理优势等等,但我感到这些优势易变性都太强。当然,即使有品牌、有好产品,行业不好,产品消费重复性不强等也不行,所以这个长期竞争优势,其实涉及到的因素很多,需要投资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能一个固定的标准就能解决。

第三个标准:由才德兼具的人士所经营。投资时,投资企业人的因素也非常重要,但具有易变性。巴老之所以在关注可口可乐好多年后才投资,正是由于管理层的问题。之前的董事长乱搞多元化,不务正业,导致可口可乐竞争力下降,直到可口可乐新的董事长上任、经营出现新的转机后,巴老才出手。青岛啤酒也是这样,曾经的董事长尽管大肆收购扩张,但收效很差,企业资产收益率不断下降,直到后来新的董事长上任,企业效益才开始持续好转。可见一个再好的企业,管理层不好也不行。尽管我们说傻瓜都能经营的企业是最理想的投资标的,但再容易赚钱的企业,管理层在投资时也得适当作为一个因素来考察。

第四个标准:吸引人的价格。我认为这个标准应当是具有一票否决的标准。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高于它的价值,那么其他三个因素再好也不行。格雷厄姆最为关注的就是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要求投资一只股票,必须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从我多年的投资体会来讲,如果是追随市场热点,在投资时放松安全边际要求,最终都证明得不偿失。目前本人持有的几只股票,重仓的高安全边际股票已经全部赢利,而带有投机色彩的轻仓的两只股票正是由于购买时价格较高,目前还处于小幅亏损。所以安全边际原则,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