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富》杂志富士康苹果亏损诺基亚it |
随着苹果的崛起,还有一批相关企业也飞速发展,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富士康。在《财富》杂志评选出2011年的世界500强中,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从60位上升到了第43位,继续保持了对苹果等雇主的领先地位。
但是,如此强大的一个帝国,现在却面临不少困局。其中,尤以营收、员工和发展三大方面最让人担忧。
营收困境
8月28日,富士康公布了截止于 2012 年 6 月 30 日的上半年未经审计财报,数据显示其上半年营收为 25.04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6.37%。营收的下降,也导致了富士康经营情况的恶化。2012年整个上半年,富士康亏损达到了 2.2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这个数字在去年为1765 万美元,今年扩大了11.8倍。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富士康连续第四年交出上半年亏损的答卷了。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IT业界的利润不断从硬件向服务领域转移。进入2012年,IT硬件企业都活的没那么潇洒:PC领域,老大惠普在第三季度净亏损为88.57亿美元,戴尔今年二季度该公司利润同比下降18%至7.32亿美元,收入同比减少8%至145亿美元;在手机市场,昔日霸主诺基亚第二季度运营亏损达10亿美元,净亏损17亿美元,而摩托罗拉第二季度亏损2.33亿美元。作为最大的硬件产品代工企业,虽然有苹果不断增长的大订单,但是硬件企业整体的衰落,必然会导致富士康的营收遭遇困境。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布局,这样的困境很难扭转。
员工困境
如果说营收困境是行业问题,跟富士康本身没有多大关系。那么,员工的问题却是富士康的切身之痛。
一方面,富士康员工短缺,开始在中国内地四处抓“壮丁”。富士康要保障其代工厂霸主地位,凸显规模效益,不断扩张,招聘更多的员工是必需的。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吸引富士康投资的优惠里,加上了承诺帮助招募员工这颗重要的砝码。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富士康的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万人,其中中国内地员工超过100万人。而根据人口学家蔡昉的测算,到2013年中国人口红利就将结束,劳动年龄人口将进入负增长时代。这势必让锐意扩张的富士康头疼不已。
另一方面,用人成本不断提升。物价水平的增长,媒体的指责和社会的压力,都迫使富士康加大了对员工的投入。从2010年起,富士康连续3次调高员工基本工资水平,目前每月基本工资已从2010年6月前的900元增长到2200元。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到2013年8月,富士康内地员工的工资将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倍,达到4400元,超过台湾本部。而且,富士康还不得不降低员工加班时数,更是加剧了其用人成本的上升。
工资的迅速上涨,也削弱了富士康的盈利能力。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5%下降至4%。
发展困境
营收的下滑,成本的上升,必将导致富士康面临发展的困境。如何摆脱困境呢?无外乎“开源节流”。
从“开源”来说,富士康需要逐步进行战略调整,不能死盯着IT硬件行业的代工。一方面,在硬件方面,可以向更多的领域拓展,尤其是新生的朝阳产业,更需要出现富士康的身影;另一方面,富士康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适当收购服务业务,抢占移动互联网的高地。困守IT硬件,不是富士康的出路。
在“节流”方面,也需要富士康做出努力,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满足不断增加的代工订单。向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只能是富士康的权宜之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