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取支付宝是马云积攒养老金
(2011-06-23 23:03:31)
标签:
it |
文/叶小舟
日前,支付宝股权转移的事件被炒的轰轰烈烈,事件的主角马云,在发布会上表示做了一个“非常艰难但惟一负责任”的决定。但是,笔者却看到了一张表面忧心忡忡,内心却欣喜万分的人。
中国一直擅长“造神运动”,尤其是中国媒体。经过10年孤心苦诣的打造,马云终于从一个大专院校的普通英语教师,摇身变成中国互联网的领军者,“未来全球领袖”,充满爱心的企业家等等。
一个又一个的光环,是那么绚烂,让人完全看不清马云本身了。不可否认,马云同志为企业、为互联网、为社会做了不少的事情。但是,这永远掩盖不了他是一个普通的人的本质。人是复杂的,是人都有缺点。所以,别用跪着的心态去看马云。这次,不管从任何角度来分析,都会发现马云,马云窃取支付宝,是在为自己攒养老金。
窃取支付宝的动机
马云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在2007年,马云就斥资2.82亿港元在香港置办了半山豪宅。此外,他还在多个酒庄购有专门的酒柜。
享受生活,参与社会慈善事业,都需要有足够的金钱做支撑。马云虽然贵为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但是其持有的股份并不多,不到全部股份的5%,换算成现金不到20亿人民币。
日渐老去的马云,需要新的生财之道。48岁的他,在互联网行业已经算是一个老人,基本不可能再缔造出一个像阿里巴巴集团这样伟大的企业了。那么,从阿里巴巴集团入手,毫无疑问是马云最便捷,也是最合理的选择。
事实上,马云和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一直后悔与雅虎于2005年间达成大交易,认为当年卖得太便宜了。为了在合适的时间纠正这个偏差,马云和管理团队才做出让阿里巴巴B2B业务分拆在港上市这一令投资界看不懂之举,做出淘宝不许盈利亦不上市之举。此次,转移支付宝,只是这一系列举措中的一招而已,不过这一招走的太激进了。
马云的辩解
对于支付宝的转移,马云表示,“由协议转让变成正式转让”,系他和管理层单方面决定;终止这种协议控制,是“非常艰难但惟一负责任”的决定。他讲述的逻辑有两个层次:第一层逻辑,不终止协议控制,支付宝就拿不到牌照;第二层逻辑,即使其他公司在协议控制下拿到牌照,支付宝也不会选择协议控制。
第一层逻辑目前来看是站不住脚的。一方面,支付宝身处新兴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并不在外商禁止或限制进入的指导目录之列。就算以外资企业的身份去申请,也是可通过国务院获批,申请牌照之路仍然乐观;另一方面,而首批获得牌照的27家公司中,也有近一半的企业有外资背景。他们之中,不少仍然沿用了协议控制模式。可见,在目前这个阶段,协议控制模式申请牌照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层逻辑更是有点莫名其妙。支付宝作为行业的龙头,固然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但是,还没有足够强大到让国家另眼相看。一位央行官员就曾透露:央行在履行发牌合规审查中,并未对个别企业进行单独指导和要求。支付宝不走“寻常路”的逻辑是行不通的。
至于马云提到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更是牵强附会了。支付宝确实涉及银行账户信息,但是,所有的资金和账户信息都在银行。也许,它会引发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但是,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微乎其微。要说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国家的5大商业银行毫无疑问份量更重,但是他们都引入了外资,并且还在国外上市。
总结陈词:
对于此次支付宝转移的事件,从动机和事实上来说,毫无疑问是马云处于私利做出的“非常艰难的决定”。
作为中国有数的富豪,作为中小企业的救星,我们允许马云吃海鲜,喝名酒,住豪宅。但是,我们不允许富豪在吃香的喝辣的之后,还要求我们用神的眼光去崇拜他们。马云固然值得尊敬,但是,在支付宝转移事件中的表现,将对其个人形象,尤其是诚信,形成极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