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需要苹果“可怕”的粉丝团
(2009-02-12 23:31:12)
标签:
ipod任天堂it |
文/叶小舟
同事问到一个问题,如何去建立维护企业的粉丝团,一直说要去给她解答下,正好趁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目前国内来说,建立企业粉丝团还是处于比较弱势,有的甚至也没有这样的意识,我很喜欢两家企业的粉丝团,一个是苹果粉丝团一个是任天堂的粉丝团。这两个粉丝团的忠实程度用疯狂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我们先来看看苹果粉丝团,说到苹果粉丝团,我们就要说到乔布斯,实际上而言,乔布斯不仅在创新上为苹果贡献良多,并且在粉丝团的建设上也有他巧妙的地方。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大力建设苹果内部企业文化,把苹果文化和美国文化融合恰到好处,而他自身经历也是美国人心神向往的从白手起家,到历经波折,又重新站起来的英雄式人物。苹果很在意强调创意,不过苹果的产品真的是每个都很有创意么?
iPod播放器有一大诟病,就是光洁的镜面很容易留下手印和划花,只是稍微被消费者提出来后,忠诚的苹果粉丝怒了大吵“没人逼迫你。”拥有洗脑魅力的乔布斯大神只用了一句话:“划花,这样更显得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这时候,苹果粉丝双手伸出V字形,“yeah!”
直到2005年,苹果才推出双键式的鼠标键盘,而那些一直使用单键鼠标的粉丝,时常挂在嘴边“复杂社会,简单苹果”和“think different”,而苹果双键鼠标出售时候,苹果粉丝依然心潮澎湃,大呼“苹果有右键了,苹果鼠标有右键了。”嗨,也只有这些被洗脑的粉丝才会有这样的冲动。
有个性、有品味,是苹果粉丝向来值得骄傲的事情,在他们眼里苹果便是贵族的象征,对于苹果而言也善于炒作自身高贵品质的新闻。例如:去年,媒体爆出,随着苹果iPhone手机的流行,一些美国青少年为了表现酷感以及“炫富”心理,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抢夺路人的iPhone,我们想想一部iPhone当前价格为300美金,按照当时美元兑换1:7的比率,折合人民币为2100元,2100元一部手机放在国内太平常了。苹果在不断灌输这样的新闻给受众,让大家明白苹果是一件多么贵重的物品。我们偶尔也经常看到这样新闻,美国前总统晨跑唯一的数码产品——iPod;奥巴马团队大部分都是苹果粉丝团,而他们正愁如何改变政府系统,因为布什都用的是微软提供的系统。其实,小布什也有用微软的软件,也有其它数码产品,像相机之类的,只是苹果更加对这类文章加以渲染,给苹果粉丝和民众一个印象:那么高端的人都用这个,我是在一个多么优秀的群体当中啊。
John Heinz博士对苹果电脑有这样两条结论:1) Mac用户买电脑注重的只是外观和样式。他们不清楚电脑的真正性能。2) Mac用户已经被洗脑了,他们考虑的是艺术化而不是理性。
在有些时候看来创意只是说和其它人想法不一样而已,而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路,同时,创意也可以给很多失败的原因起到下台阶的作用,而在粉丝看来他们都很勇敢,而将产品包装成贵族品质、个性赋予产品文化才是关键。
另一个我喜欢的粉丝来自任天堂,开始日本的任天堂电子游戏机公司建立了任天堂俱乐部,吸引了200万会员,这些会员每年付16美元会费,可以每月得到一本任天堂杂志,先睹或回顾任天堂游戏,赢者会得到提前体验游戏、玩偶娃娃、海报期刊等奖励,另外,任天堂还开通了“游戏专线”可以询问各种问题。这种俱乐部营销规划建立顾客的粉丝团,吸收购买一定数量产品或支付会费的顾客成为会员。收会费只是一种形式,而培养的200万固定忠实的会员才是最重要的资产,他们除了自身对企业品牌忠诚度较高,而且影响范围也可以波及到其它朋友身上,利用口口相传的过程起到口碑营销的作用。
和苹果相同的是任天堂也是一个创意企业,前不久一朋友推荐我玩《印象马里奥》我只需要对准NDS的摄像头做出一些对应屏幕的动作来就可以通关,在掌机上就可以实现这样的互动,这只是任天堂创意的一小部分了,另外包括像用wii fit运动、用wii演奏乐器等等都是他们在不断强调创意的方面。有创意,对于用户而言才有期待。
国内企业对于自身粉丝的建立意识比较薄弱,另外,还面临多品牌的问题,例如金山,他下面的子品牌不少,包括WPS、金山词霸、金山毒霸、剑侠情缘等等,可能每个产品下面都有相应的粉丝群体,而缺少说是属于金山这个大品牌的粉丝。我们看看苹果就知道,整体企业文化的输入只植根于用户心中的,每一款产品都再强调这是iPod的第几代产品,他的前世今生是什么?逐渐的,产品没有感情,但用户是有感情的。
在用户心中对你这个企业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印象。解决方案很简单,确定企业的整体品牌形象,而对于大品牌而言:创新、品质、活泼是三个关键字。活泼:不能让大家一想到你的品牌就想到振兴民族产业等沉重的话题,和时尚相互结合,虽然蒙牛今时不同往日,不过当年和《超级女声》的合作还是非常完美的品牌行销案例。创新的解释:大品牌是很注重创新的,这样可以让用户形成对于其每一个产品都是值得期待的印象。品质的解释:这个品牌下所输出的产品是有品质保证的,是高贵地位的象征。这个道理和我们去商场买衣服一样,为什么说香奈儿的衣服就是贵,他背后都是一些某某国际顶级的设计师,而这些品牌又经常赞助这个明星那个明星服装等等。
国内粉丝建立,第一,明确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告诉用户我们的产品是高贵的、有创意、与众不同的;第二,提高和粉丝的互动,经常有茶话会、游戏比赛等线下活动的支撑;第三,培养张扬粉丝,这方面来说主要是那些张扬的粉丝才会做出张扬的事情,我们经常会看见苹果涂鸦、苹果狂热粉丝设计的服装等等,通过媒体渲染,可能只是相同嗜好的人也会逐渐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