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巧用成语
(2008-07-26 20:53: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翻译杂谈 |
汉语词汇浩如烟海,其中四字格随处可见。四字格语意精练,形象生动,音韵优美,是汉语词库中的瑰宝,充分表现了汉语言的博大精深。这些四字格短语有的是经过长期使用凝练出的成语,一个典故、一种现象或一条哲理自然而然地浓缩于四字之中,妙不可言;还有些四字格意思浅显易懂,是普通词汇固定下来的,它们往往抑扬顿挫,整齐划一,读起来琅琅上口。正是因为四字格短语具有其它语言形式难以取代的优势,所以一直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同样,在翻译中我们也应该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汉语读者喜闻乐见的四字格短语,冯庆华曾指出“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译文语言优势,运用四字格是应该提倡的。”恰到好处地运用四字短语往往可以使译文增色添彩,甚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言简意赅,节省笔墨
四字格短语都是经过反复锤炼而成的,其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很高的概括力,虽只有寥寥四字,却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忠实原文的内容和风格的前提下,恰当采用可以使译文显得更加凝练贴切。试比较:
1. These statements may seem so commonplace that they may be hardly worth making.
译文a:这些声明似乎太平常了,几乎不值得发表。
译文b:这些说法似乎是老生常谈,不值一提。
2. Money may not be the root of all evil, but if it keeps us at night, it has become too important in our lives.
译文a:钱也许并不是所有罪恶的根源,但如果它使我们整个晚上睡不着觉,那我们就将它看得过重了。
译文b:钱也许并不是万恶之源,但要是使我们夜不能寐,那我们就将它看得过重了。
3. Scientific exploration,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has given man the practical results of being able to shield himself the calamities of nature and the calamities imposed by other man.
译文a:科学的探索,知识的追求,使得人们有了避免自然灾害和他人施加的伤害的实际能力。
译文b:科学的探索,知识的追求,使人们获得了避免天灾人祸的实际能力。
分析:以上三例中的译文a都没有使用成语,尽管都基本达到忠实、通顺的要求,但是跟使用了四字成语的译文b相比,显得拖沓繁琐,译笔稚嫩。例1、例2中的“老生常谈”、“不值一提”、“万恶之源”、“夜不能寐”等四字成语的运用,语意贴切、行文简练,可读性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例3中的译文b,一个四字成语“天灾人祸”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译文a中“自然灾害和他人施加的伤害”十二个字的含意,孰繁孰简,孰优孰劣可谓一目了然。
二、描述形象、表达生动
四字格短语、尤其是其中的成语,往往含有某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典故等。这些修辞手法使四字成语具有了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合理的运用能增强译文的感染力,如,“赴汤蹈火”、“魂飞魄散”、“仪态万千”、“罄竹难书”等成语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丰富的联想。请看以下几例:
1.The buildings rise straight into the blue sky on either side of New York streets.
译文a. 纽约街道两旁的建筑一直上升到蓝蓝的天空。
译文b. 纽约街道两旁的建筑高耸入云,直指蓝天。
2.The other day her young friend was down in the dumps about the end of the most recent relationship.
译文a. 那天,她的年轻朋友因为最近一次跟情人分手而倒在废物中。
译文b. 那天,她的年轻朋友因为最近一次跟情人分手而垂头丧气,萎靡不振。
3. In five minutes, a perfect picture of a rooster appeared form his brush.
译文a. 五分钟后,一只公鸡的完美图画出现在他的笔下。
译文b. 五分钟后,在他的笔下一只栩栩如生的公鸡跃然纸上。
分析:例1中译文b的“高耸入云”、“直指蓝天”两个夸张的四字格短语,表现了建筑的高度和气势,将纽约的摩天大楼在读者脑海中成功再现,远胜于对原文亦步亦趋,平实单调的译文a。例2译文a中的“倒在废物中”只是原文中“down in the dumps”的表层含义,照字面直译生硬晦涩、令人费解,根据前后语境,此处实指年轻人因为失恋而精神不振,成语“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将年轻朋友目前的精神状况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出来。译文3中的译文b同样因为四字成语的运用而韵味十足,译笔显得更为老道,译文也更吸引读者。
三、流畅自然,文采斐然
汉语讲究对仗工整,适当使用四字格短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在写作还是在翻译中,能否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四字格短语都是衡量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标志之一。翻译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如果完全不用或是很少使用四字短语,译文往往会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文采,反之则能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1. She was so modest, so expressive; she had looked so soft in her thin white gown that he felt he had acted too foolishly.
译文a.她是如此谦逊,如此充满感情;在单薄的衣服下显得如此柔软,以至于使他觉得他的行为太冒失了。
译文b.她的态度是那样幽静娴雅,她的神气那样脉脉含情,她穿着薄薄的白长衫,那样轻柔温软,因此他觉得,他刚才所作所为,真太愚蠢了。
2. Charlie. Chaplin, the tramp, looked very funny but was kind in nature; he was poor but dreamed of being rich; he was ugly but wanted to be handsome.
译文a. 查理.卓别林,这位流浪汉虽然看起来滑稽,但内心却是善良的;虽然贫穷却梦想能变得富有;虽然长得难看却也希望能变得潇洒。
译文b. 查理.卓别林,这位流浪英雄,虽外面滑稽,但却心地善良;虽一贫如洗,却梦想发迹;虽其貌不扬,却希望能仪表堂堂。
分析:例1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苔丝》中描写乡下姑娘苔丝的文字,译文a意思基本忠实,但译文过于平淡,缺乏文采。译文b中,张谷若先生凭借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巧妙运用“幽静娴雅”、“脉脉含情”、“轻柔温软”等几个四字短语非常巧妙地勾勒出主人公的形象,简洁生动,极富文采,是不可多得的佳译。例2译文b中六个四字格短语描绘出了活灵活现的卓别林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文采斐然。
四字格乃“华文所独”,是汉语言极富特色的表达手段之一。笔者在教学在中发现,许多同学英文基础扎实,对原文的理解没有问题,表达也基本忠实通顺,但其译文总给人感觉过于拘谨,韵味不足。若能有意识对原文进行修改润色,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些四字格短语,可以使译者文笔显得更为老道,译文更为通顺流畅,甚至增添不少生花妙笔。当然翻译中使用四字格成语也要讲究适度的原则,不能胡用滥用,以免产生牵强附会、矫揉造作的译文,尤其对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等文化色彩特别浓厚的成语要慎用。(本文已发表在《英语知识》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