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太闷热了,我们便在小桥下方的溪边小歇,突然发现一只长着尖尖脑袋的怪虫,即图中所示,原来为斑衣蜡蝉(蜡蝉科)低龄若虫。
这种昆虫在生长中,体色变化很大;小若虫时,体黑色,上面具有许多“椎恪I铺跃,在多种植物上取食活动,最喜臭椿。
在昆虫界,蜡蝉科只是一个小科,种类并不多,在南方主要有龙眼鸡、芒果鸡,在浙江以斑衣蜡蝉较常见。
各忙各的,不亦乐乎。
瓢虫科昆虫尤显可爱,深得小朋友们的喜爱。
瓢虫种类很多,其中又以异色瓢虫的花色变化最多。我国的动物遗传学家谈家桢院士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对异色瓢虫的斑纹遗传机制的研究,发现了一种特异的镶嵌显性,即异色瓢虫等位基因镶嵌显性遗传,从而轰动一时。
异色瓢虫称得上是一种“超级杀手”,能捕食多种蚜虫、木虱、蛾类的卵及小幼虫,所以说是一种益虫。我看过一本《寻虫记》,里面提到:“我国曾用异色瓢虫防治松树的大害虫——松干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石岩枫(大戟科)的穗状花絮。
漂亮的红灰蝶(灰蝶科),也赶来采花蜜了。
又,难得看到其翅平展的时候。
苎麻珍蝶(珍蝶科)侧面观。
常闻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一般夜晚活动。这只蛾子,怎么大白天也出来采蜜了。
这只显然为眼蝶,即苔娜黛眼蝶Lethe diana (Butler)吧。
其翅展55mm,体翅黑色,翅反面前翅端半部浅色区有眼状斑3-4个,
后翅中部条纹黑色,向外眼状纹7个。
我们来到了一处路廊,约在半岭。我们一走进路廊内,马上有多种歇息着的蝴蝶飞将出来。便走在角落处观察,很快又有蝴蝶飞进来了。
这是一只蛱蝶科昆虫穆蛱蝶。
穆蛱蝶,合翅的时候呵。
这只蝴蝶老是飞个不停,很少停留的;为了拍它,我等待了好长时间。此为弄蝶科昆虫绿弄蝶吧,其后翅臀角有大片橙红色纹,是其最为明显的标志。
弄蝶头较大,触角近端部膨大,末端尖且弯成钩状,是弄蝶科的显著特征。这绿弄蝶,平时好像未曾留意过。
这绿弄蝶,又转过身了。
复前行,又遇此虫,原来为吉丁虫科昆虫日本脊吉丁,呈纺垂形。
叶甲。
毛茸茸的,毒蛾的幼虫。
附带提一句,在野外被毒蛾的毒毛侵害后,千万不可用手擦,可用橡皮膏反复粘去毒毛,也可将马齿苋捣烂外敷。
哦,2对正在交欢的蝽虫。
蝽虫,为何要过这样子的集体生活?纳闷...
嘿嘿,有些怕兮兮的。
这种黄色的粉蝶,也常见。
此为粉蝶科昆虫斑缘豆粉蝶(Colias erate),中室部位有白色的圆点。
路边,不起眼的草丛中,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悄悄地绽开了鲜黄色的花朵。
又见臭草开花了。
此草常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多年生草本,有腥臭味;穗状花序,基部有白色花瓣苞片4枚。全草入药,即鱼腥草,治疗肺热咳嗽的常用药。
半翅目荔蝽科昆虫,均为大型种类,吸食寄主汁液,常引起植物枯萎,是重要的林业害虫。
图示的也是一种蝽,即荔蝽科昆虫硕蝽(Eurostus
validus)。其体长约30mm,触角黑色,末节枯黄。常见于低矮的树木上。
这个漏斗状的孔穴,显然为“蚁狮”的杰作,是小虫子们的陷阱。
脉翅目昆虫蚁蛉,其幼虫多在沙土中做漏斗状的巢穴,捕食滑落其中的蚂蚁等小虫子,因而被称作“蚁狮”。
我没有把这蚁狮挖出来看究竟,唯恐打扰了它的宁静。
有蝽的若虫,躲在叶背后,不肯爬出来。
毕竟其还娇嫩些,再说这太阳也太火辣了些。
这种透翅的色蟌稍为常见些,通常栖息于山地林间有洁净溪流的动态水域,成虫发生期5~7月,现今正是最佳观察期。
此即为蜻科的黄蜻了,黄蜻(Pantala flaverscens)是人们最常见的蜻蜓。
黄蜻全身赤黄色,腹部背面纵贯1条黑线,翅略黄色,广布于全国。
走走停停,约下午3点,终于抵达白茅庵水库,一处特幽静、能涤人凡心的地方。
古庙白茅庵遗址,就静静地躺在水库底下了。
蜉蝣目昆虫,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蜉蝣身体细长,体态轻盈,细看还是相当优雅的。
蜉蝣的成虫是不取食的,故生命周期极短,没几个小时,故常被人们当作“朝生暮死”的代名词。
目睹此不久即将离世的、可爱的小虫子,我不由得噫嘻叹息!
古人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其实,人在大自然面前也是那么的渺小,又得感叹人生苦短啊....
蟌科昆虫褐斑异痣蟌,雄性腹部青绿色并具有黑色条纹。
为小型豆娘,水田池塘边等处常见。
山上野果多多,鲜红诱人,成了我们的美食。
如P1,为桑科植物藤构(藤葡蟠,B.kaempferi),据说果实入药可做强壮剂。根皮又名谷皮藤,入药能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P2,为蔷薇科山莓。两者相类似,后者的果实有宽披针形萼片而有所区别。
美丽的蝴蝶,常被人们称作“会飞的花朵”。但弄蝶似乎不见得怎么美观。
此为弄蝶科昆虫直纹稻弄蝶,翅正面褐色,具透明白斑多个。成虫飞行迅速。
前行没多远,又见一只弄蝶。
一般说来,弄蝶比较少见,此地却多有分布,大概与这里的植被环境保护良好有关。
中途的一座桥边,有一只凤蝶飞舞。上山时,我想把它拍下来,没有成功。下山时再过此地,费了好大的功夫,终于把它拍下来了。
原来此为凤蝶科柑桔凤蝶(Papilio xuthus
)。柑桔凤蝶,又名花椒凤蝶。因其幼虫取食柑橘、花椒等芸香科植物而得名。
待其平展翅时,赶快再来一张。呵,成功啦
凤蝶科昆虫多为大型的蝴蝶,飞行迅速,喜在阳光下访花,多数种类的后翅具有尾突,尤显飘逸。凤蝶,无疑是最为美丽的一类蝴蝶,故有“梦幻中的蝴蝶”之誉。
躲在树荫下乘凉的斑腿蝗。
在“高山流水”石刻前方,合影留念。
藤黄科植物小连翘,花虽小而不起眼,却也开得猛烈。
是的,生命的每一刻都要珍惜,尽力而为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