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某某,男,10岁,小学4年级,体重70斤,2019年9月8日初诊。
患者1周前梦见妈妈死了,然后妈妈让他把她埋了,后同学借他“故宫鬼魂”之类的书,看书后1周,恐惧、噩梦、想哭、怕死,怕妈妈死,特别害怕。他问妈妈:人死后有没有鬼魂。妈妈说,有的。他去问学校心理老师,老师说:人总是要死的,要相信科学。
患者平时体质偏热,但恐惧发作时有怕冷,神情稍呆滞,语言减少,学习、生活无兴趣。近期纳差,近一周易干呕。平时大便1次,今天大便2次。睡眠减少。舌淡、苔白,右脉稍细滑。诊断:儿童急性恐惧症。
处方:丹参60、乌药20、菊花12、川芎20、麻黄12、制附子6、桂枝12、细辛6、柴胡12、白芍20、枳实9、泽泻20、羌活15、苍术15、陈皮6、炙甘草6、姜竹茹6、姜半夏6。5付。(颗粒剂冲服)
药后随诊:第一付药晚上喝一半有点反胃,无呕吐,早上喝一半胃不适,呕吐,小孩说不喜欢这个药的味道。嘱:将药稀释,分几次喝,喝后嚼一片生姜。
4天后家长反馈:方医生,现在小孩和以前一样了,谢谢您!(痊愈)
广告:淘宝店:五味子医生心之味店
按语:
《内经》创立了以五脏为核心的中医整体观,那既然是整体,也就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而且这两个层面是息息相通的。所以,《内经》中五脏各有其相关的神智属性,称为:“五志”。从这个观点也能引申出,现代中医普遍从肝论治情志病,普遍用柴胡类、甘麦大枣类治疗情志病。这种方法从理论来看,有严重欠缺;从疗效来看,极少幸中!
我在研究用中医治疗抑郁症和伴随的恐惧、焦虑、烦躁的过程中,首先找到了大剂量丹参、乌药的组合,从气血观点治疗,虽然在临床疗效上有了很大突破,但还有效果不稳定,症状有反复,针对儿童用药效果差等缺陷。故一直在寻找理论和用药配伍方面新的突破。
查阅北京已故某老中医研究精神疾病50年,总结的经验是:丹参、乌药、菊花、川芎,四味药作为核心处方。在结合抑郁烦躁患者中,多有头部胀闷不适的症状,所以我最近治疗情志病,多用此4药,在观察疗效是否有提高。
后来接触到包括李可老先生在内的多位临床中医大家的经验: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据说治一个好一个,但这些处方辛燥刚烈,故临床不敢随便使用。
最近在给学生上“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课的过程中,为了详细解释《内经》“肝藏魂,肺藏魄”的理论,专门对“魂”和“魄”的定义查阅了一些资料,结果让我大开脑洞!原来古人认为,“魂”是指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自我生命的主体,是藏在肝里的。而“魄”,是指“非人”,也就是“鬼魂”,这些东西(民间称为:脏东西)进入人体时,是藏在肺里的!
广告:淘宝店:五味子医生心之味店
所以,在对《内经》的魂魄理论充分理解后,整个治疗抑郁为主的神志病处方架构,就呼之欲出,我起名为:安魂散魄汤:
1.
2.
3.
4.
5.
6.
广告:淘宝店:五味子医生心之味店
淘宝店:五味子医生心之味店
上海民间中医:五味子医生,方震宇,中医痴狂者。现在君和堂、熙和堂、三爱中医门诊部执业。
其评中医时政深而透,讲中医干货广而博,述中医理论明而显,博古而能化,通今以致用。
专为中医行内人士设置的:“五味子医生”个人公众号,里面的纯原创、极专业、最高端的中医行内文一定不会让您空手而归!
欢迎转载,但请标明原作者和出处:五味子医生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本公众号
五味子中医学堂的荔枝微课:
其他推荐阅读文章:
小儿常见病的家庭处置:咳嗽、感冒、鼻炎、厌食、便秘、腹痛、腹泻、湿疹、多动症
邓铁涛老先生名方赏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