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病症治疗 |
我10年前治疗的那位重型再障患者,现在还在。最近在总结我老师:沈丕安教授的"红斑汤"运用经验时,经常想到这个案例。用一味蛮补效果不佳的患者,是否临床的中医要换一下思路?!
中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其基础为:寒热虚实。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再生障碍性贫血,表面上看,是血不足,但久补不愈,而且,西医后期都是用“环孢素”治疗取效。这就值得我们临床中医师深思了!环孢素是个什么药物?抑制免疫的药物。这在中医寒热虚实的范畴中,属于“泻”药。
用泻的方法治疗虚症,而且有效果!这说明什么问题?只能说明这类患者的血虚,是因实至虚。
所以,对该病例,我就用了我们沈教授抑制免疫的代表方“红斑汤”,结合养血药物,最终成功治疗。
而且,关键是在整个处方中,没有用一味提高免疫的药物,比如:黄芪、党参、阿胶等等。。。
这个成功案例,让我感触颇深,一张有效果的中药处方,关键不是你开对了多少药,关键是你不能开错一味药。
下面附上我以前的那位成功案例的文章分享: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治验
患者:王XX,女性,21岁
初诊: 2008年2月12日
1999年鼻衄加重,伴低烧就诊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经骨髓检查明确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用雄性激素类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后开始服用中药养血、补肾填精类药物好转。后西药逐渐减撤,血常规逐渐正常,唯血小板计数仍偏低(5万左右)。后一直服用该类中药,未曾间断。
2006年3月,患者因高考复习疲劳、紧张,再次出现严重贫血。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复发。紧急输血后,用康力龙(雄激素)、环孢素治疗后,病情稍有好转,但仍需要定期输血。同时,患者服用以前中药数月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该患者的医院认为该患者预后不佳,有生命危险。故患者到我处治疗。
就诊时,患者血常规检查(2008年1月25日)为:白细胞:2千1,血色素:5.9克,红细胞:140万,血小板:18万。
就诊时,该患者主要症状为:男性症状明显,神疲明显,走路气急,容易感染,暂无出血,月经每月有,纳差,睡可,二便调。小腿易抽筋。
舌淡,苔白,脉滑数。
经过我的辨证,考虑患者用大量滋补药品效果差,并且时有热象出现,所以用清热养阴为主的药物治疗,2周1次就诊,调整用药。
4周后,患者的血象开始全面上升,每月复查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均有较大上升。3个月后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基本正常,血小板也上升到7万以上。后嘱患者环孢素减量。减量后,患者血象虽一度稍有下降,但几周后又逐渐上升,目前还在继续治疗中。
按语:
接受到这例患者后,开始查阅一些中医治疗再障的文章和心得。发现基本上都是一味蛮补的方子,而且,对于重型再障,一味蛮补的效果并不好,转危重,甚至死亡的很多。
这就引起了我的思考,血少,中医当然会认为是虚,但是,中医治疗要求“本”,这个虚,也要看是本虚,还是标虚;是本来就虚,还是因实而虚?如果,临床上碰到一味蛮补而没有效果,反而因有余而生了“火”,那就应该怀疑自己的治疗思路了。
中医的根本,还是要根据症状,分析、辨证的。西医的实验室数据,可以借鉴,但也可以不参考。换一种思路思考这个疑难病例,或者就是这个案例“柳暗花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