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养生杂谈 |
在生活中,用枸杞泡水、煲汤、煮粥的,比比皆是。那红红的小颗粒,仿佛体现着人们追求健康的一种信念。中国人服用枸杞养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神农本草经》中将枸杞列为上品,并言其“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而后的多部本草著作中,也将枸杞列为养生、延寿的重要药物。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发现:枸杞有极强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以及有效地纠正贫血,并有保肺、保肝和保护肾脏的作用。
但是枸杞作为一种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的质量、等级、价格亦相差甚大。所以,吃枸杞是要有点学问的。
选择枸杞,最重要的是选择枸杞的产地。古代文献中即有“枸杞道地者产甘州”的记载,古时的“甘州”即为现在的宁夏中宁县。
中宁县位于黄河与清水河交汇处。其地势高寒,日照长,温差大,湿度低,对糖及各种营养成分的积累极为有利。加上当地特殊的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以及当地的苦咸水灌溉,使中宁县成为当之无愧的枸杞最佳产地。但是随着中宁当地的“大麻叶”、“小麻叶”等品种在宁夏北部以及新疆、内蒙等地的广泛引种,虽然使道地的“中宁枸杞”的鉴别有了一定的难度,但其中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我总结出了“四辨”:
一.
二.
三.
四.
其次,在选择产地的基础上,枸杞的等级是按照个头大小分的。从220粒/50克、250粒/50克(以上等级当地称为贡果级,上海市场少见)、280粒/50克、320粒/50克(以上为特级枸杞,通常被称为枸杞王)、370粒/50克(以上为一级枸杞)、580粒/50克(以上为二级枸杞)、900粒/50克(以上为三级枸杞)、1100粒/50克(以上为四级)以及多于1100粒/50克。
当然,如果再专业一点,可以区分一下“夏果”和“秋果”的不同。因为,枸杞的采收从6月~11月,分批采收,而其中只有6、7月的果实质量最高,8月以后随着日照时间的迅速缩短,这时的枸杞苗以无力将很多营养成分从根部吸出,而随着甜菜碱等成分则大量增加,甜度则会增高。所以,“秋果”也类似新疆等地的枸杞一样,虽然甜度高,颗粒饱满,但药用价值却远不如“夏果”。
了解以上几点后就会明白:枸杞绝对不是越甜越好,也不是越饱满、越重越好。现在有一种说法:吃枸杞“吃小不吃大”,理由是大的枸杞是用化肥和农药“催”出来的,所以不环保、不“绿色”,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如上所述,枸杞的采收期从6~11月,每周采一批成熟的果实,这种果实不分大小,称之为“统货”。然后再用机器分拣出大小。所以,不管是大枸杞还是小枸杞,因为都是从同样的苗木上采摘的,所以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情况都是一样的。一些奸商,采购一些等级最低的枸杞,然后说这是“野生”的,并打着“环保”的旗子来骗钱,这是需要大家警惕的。
再介绍一下现在种植枸杞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情况。前几年有一些农民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确实有施用尿素等化肥的情况。后来发现,用化肥以后,虽然可以提高枸杞产量,但却会影响枸杞的质量,直接后果是枸杞长得多而小。随着当地政府的重视以及拉大不同等级之间的枸杞差价,农民们现在基本上都用禽、畜粪便之类的有机肥。同样道理,农民们现在也基本上使用当地政府推荐的低毒、高效、无残留的生态农药。
那么,吃枸杞每天吃多少为好呢?我推荐成年人每天不应少于30~50克,我也是这样服用的。枸杞是属于最古老的“药食同源”类的药物,现在很多关于枸杞毒性的动物实验也证明了枸杞是非常安全的可以当作食物长期食用的一味保健中药。
下面介绍一下中宁枸杞的食用方法:
一.
二.
三.
四.
五.
20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