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八次作业
(2011-04-10 09:37:28)
标签:
密宗菩提心安立行为密法文化 |
分类: 佛学 |
居士的行为
一.下等的行为
作为居士,最基础的行为是戒律,然后在戒律的基础上,尽量的断恶行善。然后,堪布特别强调了两点:1是吃素的重要性,2是如何观察和依止上师,如何与金刚道友相处。归纳堪布的开示,他强调了依止上师以前,要慎重,依止上师以后,要坚定。如果发现上师和金刚道友的一些行为不如法,我们首先不能对整个佛法产生怀疑,第二,最好要做清净观。怀疑或毁谤上师,永远修不出出离心和菩提心以上的密法。
二.中等的行为
发大乘菩提心,通过六渡利益众生。当然,利益众生,菩提心的修持是有次第的,能做到的先做,做不到的发愿以后做。这里要指出的是,六渡不是安立与外境的,六渡是从内心安立的,比如布施渡的圆满,不是说天下没有贫穷者,而是修布施的人的内心,已经没有丝毫的贪吝,这就圆满了布施渡。
三.上等的行为
密宗的行为就是上等的行为。虽然密宗的行为也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的,但在方法、范围、力量方面有别于显宗,密宗的方法主要建立在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基础上的。如果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没有打好,那我们就暂时还不需要知道密宗的行为是什么。只要知道密宗的行为很了不起就可以了。
四.总结
居士的见、修、行,每一个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密宗的见、修、行,对我们来说,还太早,中下等的六个,我们可以先修起来,最重要的,还是要修加行。一旦依止了传密法的上师后,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上师都不能有任何邪见。不然非但修不成密法,破坏誓言的果报也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