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第五次作业

(2011-02-18 14:57:18)
标签:

三界六道

佛教

阿罗汉果

我执

解脱

文化

分类: 佛学

你是如何定义和看待解脱的

每当我告诉别人,只有修佛才有可能真正的解脱。那很多人也不止一次的问我,什么是解脱?我告诉他们,解脱是出轮回,跳出轮回的三界六道,就是解脱。那他们又问,那出离了轮回后,我们又在哪里?是不是跳出三界后,有个第四界,离开了轮回的六道,有个第七道?如果没有,怎么理解出三界和出六道,如果有,那么这个第四界或者第七道,是不是新的牢笼,怎么证明这是真正的、彻底的解脱?我无语。

虽然我知道,这种说法不对,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对解脱定义的错误认识,但什么是正确的认识,如何回答这个“第四界”或者是“第七道”的问题。我当时还没有答案。

佛教对于“解脱”,有很多专有词汇,比如成就,比如涅槃,比如证悟空性,等等。但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对解脱,或者证悟,或者涅槃,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就是“二断二证”。二断为:断烦恼障和断所知障,二证为:证如所有智和证尽所有智。烦恼的根源是“我执”,破我执,证“人无我”,就可以彻底的消除“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这在小乘就是声闻、缘觉和阿罗汉果位,在大乘就是入地的菩萨,这时的涅槃,称为“有余涅槃”。从自身解脱的角度看,虽然自己是解脱了,不轮回了,但所知障才断了一分,如果把佛的功德比作大海的话,阿罗汉的功德只不过是一口水。然后,随着菩萨行“六渡、四摄”等菩萨道,断一分所知障,证一分智慧,从初地菩萨逐渐到二地、三地。。。最后到十地菩萨,当所知障全部断尽,智慧圆满,就是成就佛果。

虽然上面从佛教的角度,解释了什么叫解脱,但还是没有说明解脱和三界、六道的关系。直到后来,在看普巴扎西活佛的一次讲课中,他说和“解脱”最接近的一个词,是“自在”。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解脱、成就,就是在三界六道中获得自在,不受束缚,这就是解脱!比如诸佛菩萨所化现的刹土,阿罗汉的有余涅槃,这就是在三界、六道之外的解脱处,但在三界中,六道中,无数的诸佛菩萨,也在以各种化生渡化众生,他们也是解脱者,这就是在三界、六道之内的解脱。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能够“自在的出入于三界、六道”,这就是解脱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