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处方的第一条原则
(2010-12-06 15:32:30)
标签:
伤寒论境界中药处方药物方子健康 |
分类: 中医理论探讨 |
中药处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处方药物。要求16味药以内,目前我自己,可以把每张处方的药物基本控制在15味药。中医是一门讲究“境界”的学问,脉诊有脉诊的境界,辩证有辩证的境界,同样,处方也有处方的境界。那么处方的境界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一张处方的境界,体现在3个方面:辩证正确、处方思路清晰、熟悉药性。其中辩证不属于我们今天讲的内容,先不讲,处方的思路,简单的说,就是“君、臣、佐、使”我们后面会仔细的讲。而熟悉药性的结果,就是处方的精简,每一味药物,要有每一味的作用,甚至一个中药,有时就要起2~3个作用。比如,治疗痤疮,黄连、生地,都是清热药物,都可以治疗痤疮,但临床用药是用黄连还是生地?这就要结合患者的大便情况来考虑,黄连对大便有收敛作用,而生地就是一个滑肠的药物。熟悉这些药性,就能在治疗痤疮的时候正确的选择是用黄连还是用生地。然后,如果能熟悉一些“药对”,2~3个药物的配伍就能解决一定的问题。比如:夜交藤和合欢皮的配伍,对治疗失眠效果非常好,紫菀和款冬的配伍,对治疗咳嗽效果非常好。。。等等。
为什么《伤寒论》的方子都是经方,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是因为《伤寒论》方子里的每一个药物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都是能完全体现这个药物的功效的,所以,《伤寒论》的方子可以特别有效,可以流芳千古。
可惜的是: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那么现在临床上大多数中医的处方境界,就太让人不敢恭维了。动则25味药物以上,甚至30味药物以上。当然,也不能说这些方子用下去会完全没有效果,但这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处方境界。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也开膏方,但我从来不认为膏方是体现中医处方境界的东西。所以,如果你能通过你自己的努力,把一张中药处方,控制在15味以内,甚至更少,那你离张仲景就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