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山玉海与好朋友谈谈高古玉的硬度变化和受沁机理

(2012-04-26 00:09:00)
标签:

高古玉

和田白玉

杂谈

分类: 《学习交流》

    最近有藏友对高古玉硬度问题提出了疑问,这个非常好么,有想法直接来问呀!今天我就这个问题做相关讲述。高古玉由于历经几千年地下埋藏过程,受到氧化、湿度、酸碱度的影响,绝大多数玉质都已经发生改变,就是有些坑口很好、品相完美的高古玉,仔细观察也会发现玉质已变,所以我们在谈论高古玉时就会用到玉质熟旧等词汇,这也是鉴定高古玉的一项强有力证据。硬度发生明显变化,肉眼都能看出来的就是著名的地弯现象、萎缩现象、次生物现象,有一位国内著名的考古界专家在鉴定一件刚刚出土的高古玉时,当时想放到水里浸泡清洗一下,没想到这件高古玉就在她的眼皮底下溶化在水里了,连捞起来都来不及,可想而知已经是什么样的硬度了?所以用硬度判断是不是真正高古玉是非常荒谬的,这个道理只要是入门的古玉藏友都懂,自然很少有人提起,这要怪我太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播,让许多古玉爱好者朋友拔苗助长了,才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在这里对我的所有朋友表示歉意!对不起了。最近我会补上这些基础知识,结合馆藏高古玉适当做一点讲解,可能会容易理解很多。

    下面这两件是同一坑口不同的两件东西受沁的情况,下面文字你可以读一下。从这两件东西的坑口情况看,就是同样的玉质在相同坑口不同位置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受沁情况,为什么呢?因为玉质内密度差异不同位置湿度差异接触物质酸碱度差异,都是使高古玉千变万化的主要原因。

金山玉海与好朋友谈谈高古玉的硬度变化和受沁机理

金山玉海与好朋友谈谈高古玉的硬度变化和受沁机理

    下面这张图还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在同一块玉上面,也有不同的密度和接触不同酸碱度物质的情况存在
,自然也就形成千变万化的沁色层次感,或重沁或微沁
如果玉质一流,坑口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到位,出来的高古玉就是非常均匀漂亮的皮色,见多识广的藏友不会疑惑,就是在坐井观天的砖家会拿这个说事,所以会把古玩行搞得乌烟瘴气的。今天做出的图片都来自古方的《中国玉器全集》,都是馆藏品!你可以去查询。

金山玉海与好朋友谈谈高古玉的硬度变化和受沁机理
    我很同情打眼的弱者,但对自以为是的草包很无奈呀!可怜人自有可恨之处。就这样吧,今天也快凌晨。我是在浙江东阳某地藏友家里做的文章,受邀这么多次,总算有时间聚在一起探讨高古玉的细节和精髓,感觉酣畅淋漓,暂时忘却了尘世的尔虞我诈。看着群山围绕的窗外美景,身心空灵清净,仿佛置身仙境而不愿回到凡间的感觉,但愿我佛慈悲,南无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