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小和尚和“金孔雀”

(2008-03-03 12:47:26)
标签:

旅游

文化

民俗

杂谈

分类: 散文游记
难忘小和尚和“金孔雀” 

    云南是个非常美的地方,由于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和多民族的构成,所以,不管是东线、西线、还是中线,宜人的气候,诗话般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让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不知为什么,我到云南旅游,除了对她的自然风光情有独钟外,对西双版纳的小和尚和“金孔雀”更是喜爱有加,难以忘怀。

    在西双版纳的土地上,除了绿的树,红的花,神秘的原始森、别致的傣楼和美丽的热带风光外,最若人注目的莫过于身披袈裟的小和尚和花枝招展的傣家女了,这也是西双版纳独有的风景线。

   傣族信奉小乘佛教,崇尚释加牟尼,因此村村寨寨都建有佛寺。我见到的比较大的就有曼听佛寺和曼飞龙佛寺,建筑富丽堂皇,民族特色浓郁。傣家的男孩到七八岁都要出家当和尚,到佛寺里接受教育,系统的学习文学、历史、天文、历法、算术、医药、体育、伦理道德和心理学等知识,直到二十岁学成后,才可以还俗成家立业。因此,在西双版纳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小和尚的身影。他们象一只只飞舞的黄蝴蝶嬉戏追逐在村寨、田野、街头上......

   我记得,那天去曼飞龙佛寺参观。一群小和尚刚刚念完经,走出来,叽叽喳喳、打打闹闹,和他们那个岁数相仿的孩子一样,活泼顽皮,天真可爱。好像习惯了,他们见到我们这些陌生的客人全无怯意,照旧喝他们的“女士”香槟,照旧打他们的台球,照旧玩耍嬉戏。当我们要求合影时,喜欢照相的便围拢过来,而且摆出各种姿势,有的还在镜头前扮鬼脸……

    由于好奇,想看看他们的生活状况,我推开了小和尚宿舍的门,只见二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几张上下床,床上挂着蚊帐,有的垂下,有的卷起。环视四周,只见墙上贴着年轻人喜欢的明星照,每个床的床头都有贝叶经,也有其他小说,诸如侦探、武打类的。旅游鞋东一只西一只在地上;夹克衫、运动衣乱七八糟地揉在一边,桌上放着喝光了的饮料瓶和吃剩下的面包饼干之类的食品.....几个躺在床上的小和尚正在看杂志,见到我们进来,慌忙把床上乱糟糟的东西一股脑地塞到被子底下,把床铺整好……

    又到了学习念经的时候了,小和尚放下手中的书,慌忙跑出去了,说是迟到了要挨批评的。尽管他们都很调皮,可念起经来都是正襟危坐、象模像样、一本正经。课堂上,佛爷的要求绝近乎苛刻,绝不含糊,违反了条规是要受罚的。

    有人说傣家妇女的衣着打扮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此话一点也不过分。和傣家女站在一起,总有相形见拙之感。她们身材窈窕,皮肤细腻,脑后别致的发髻上插着短梳和鲜花,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脚蹬半高跟皮鞋,手持花伞,走起路来随风摆,犹如开屏的孔雀多姿多彩。所以傣家女不论走路做事都给人一种俊俏、飘逸、利落的感觉。

    在西双版纳总有个感觉,女人比男人多,而且在人多的地方,见到的几乎都是身着民族服装的傣家妇女。在各种场合下,总能见到傣家女的身影,她们大显身手,各显其能。她们在稻田里插秧,在井边挑水,在胶园里割胶,在池塘里捞青苔,在赶摆的街上做买卖讨价还价;她们织布、操持家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那瘦小的肩上挑着生活的重担,支撑着世界的一半。

    傣族是个尊重妇女、尊老爱幼的民族。傣家的女儿结婚住娘家是平常事,女婿“倒插门”已是普遍现象。所以,傣族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做的好。在南冷河畔曼蚌村,我们应一傣族妇女邀请去做客。这是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她就和女儿、女婿、两个外孙女住在一起。当我们问她是否还要一个小外孙时,她忙用不熟练的汉语答道:“不要不要,这就好!女孩好,女孩好。”

    椐说,傣家谁家的女儿多谁家就有好福气。怪不得西双版纳到处是“金孔雀”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蒙古盛宴
后一篇:我的花花世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