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此买东西

(2008-01-16 23:25:07)
标签:

北京

超市

见闻

随感

杂谈

分类: 见闻博览
  http://pic.yupoo.com/chinaliuba/964464e72c6d/medium.jpg

    昨天是“腊八”。这天,国人都要吃“腊八”粥,我也不例外。于是,“腊八”的前夕,我到国展中心附近的“家乐福”去买粥料,却碰到一场让我大开眼界的挑粥料场面。

    在杂粮区,见到两位六十多岁的北京老太太正在挑“腊八”粥的料,往塑料袋里装。我插不进去,只好站在旁边等,想等他俩装完了,我再装。可是等了足足有十几分钟,也没见他俩有走的意思。这时的我已是热得满头大汗(穿着羽绒服)。我想装点就走,可没想到等了这么长时间还没装上。我以为他俩买多少,走近一看,袋里只有一斤左右的料,可为什么挑了这么长的时间?原来,两位老人在一粒一粒地挑,而且不挑米,专拣贵得挑,什么桂圆、葡萄干、核桃仁、莲子、枸杞子……边挑还边说:“别挑花生,那玩意儿不值钱......”

    我觉得太不像话了,随口说了句:“买东西怎么能这么个挑法?别人还买不买了?”

    谁知那两位老人白了我一眼,嘟囔了一句:“管得着嘛?”依然我行我素。

    也许,我是少见多怪,也许,我是孤陋寡闻,也许,我没见过大世面。不过,在北京能看到这么一场耐人寻味的“戏”,一场给北京人丢脸的“戏”,一场损人利己的“戏”,真是让我这从小地方来的人大跌眼镜。

    据说,在北京的超市里,活跃着一批专门损人利己的老头老太,他们买东西很“精明”,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手段有“偷梁换柱”(把价钱低的标签揭下来换到价钱高的商品上);挑东西挑到极致,买瓜子可以一颗一颗地挑,挑得匀溜大小一样,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再就是我亲眼看到的这种手法,本来5.5元一斤的东西,她挑出来的实际价值不止5.5元,要超出许多。他们这种行为,搞的超市的服务员都不敢管,管多了,就会吵架。一吵架,老人犯病了还要超市负担。超市对他们也奈何不得,只好睁只眼闭只眼。所以,这些人在超市里有恃无恐。

    谁家没老人?老人是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尊重的。这点,社会也逐渐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但是,作为老人也应该自尊自爱,给年轻人做出榜样,不应该以老卖老,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来。老人经历多,见识广,经验丰富,这是财富;会过日子,勤俭节约,这是好的风尚,应该发扬光大。但把这种聪明用到不正经的地方,就是不道德。现在有许多老人退休后,发挥余热,依然为社会做贡献。但也有的老人无所事事,闲得无聊,便干出些有损老人声誉的事情来。虽然是少数人,干得也是不起眼的小事,但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好的。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老人的比例也在年年增加,所以,老年人除了自己约束自己外,社会还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只有这样,和谐社会才算比较完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