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俗眼看佛门】“修理”的修 Vs “修养”的修

(2007-01-26 22:20:52)
分类: 俗眼看佛门
        “请问师父上下?”(这话我学到现在还常常说不利落。)最初见到修善师父的时候,我恭敬而饶口地用新学会的专业用语请教师父法号。
        “上下不敢当。我叫修善。”修善师父笑答。
        “修理的修――”
        “修行、修养的修――”
        我跟修善师父同时为“修”字组词。汗!我咋的就恁俗捏?“修理”的修,多没品味啊!可这真的是我脱口而出的话。因为平日里用到“修”字的时候多半是在嚣着要“修理”谁谁谁一顿,所以此时“修理”二字不假思索就冒出来了。好歹我也算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吧,可是这一个字上,立马就分出了我与修善师父日常文化素养的高下。
        现在,拍摄工作进行了两个月了。我发现在很多地方,僧人们良好的文化素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这跟我以前想像中“僧人只懂得念经”完全不同。
 
【俗眼看佛门】“修理”的修 <wbr>Vs <wbr>“修养”的修
 
        那次被则光师父和子墨师父逼着“赐墨宝”的时候,我刚写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前两个字,则光师父就自言自语把后面整句轻轻念出来,让我不得不暗暗佩服其学养深厚。说实在的,我在则光师父这年龄的时候,整天捧着琼瑶小说发痴,根本就没想过《老子》是一本可以看的经典。
        别说以前,就现在,我整天废寝忘食看的书都是《一个人上东京》、《一个人住第五年》、几米漫画、《小喷泉制作》之类的。可是,我看到师父们除经书外,在看《人与宗教》、钱钟书著作等书籍……对比一下,真汗!
        还有一次,跟如义师父说到灵隐门前的冷泉亭。如义师父提到,古人坐在冷泉亭边,赤足戏水。我当玩笑一样听。谁料过了没多久,在一次查资料时才发现,白居易《冷泉亭记》中果然有这么一段记载:“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天啊,师父随口说的事情,原来都是有典出的。
        有几次跟师父们外出,发现但凡遇到书法、篆刻、石刻、壁画等,师父们多半会驻足观赏,仔细揣摩。而我对这些传统文化关注的程度远远不及师父们。
 
【俗眼看佛门】“修理”的修 <wbr>Vs <wbr>“修养”的修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实僧人们跟我们没有资质聪愚差别,而且很多东西,我们一样也学过。但很明显的,由于后来日常环境及自我修习内容的不同,目前僧俗日常言行,真是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我不太懂佛教中的东西,但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看起来,师父们继承得至少要比我强多了。
        “修养”的修,“修理”的修――想起来都汗!为了做个有修养的人,我还真得先把自己修理一番才行喔!
 
 
 
 
【郑重声明】
 
1、《俗眼看佛门--灵隐拍摄手记》所有图文(尤其是僧人人像图片),未经作者江南阡陌及图片人物本人授权,请勿转载,特别不可用做商业用途。考虑到构图审美、读者视觉感受等问题,所有图片均未加水印,因而可能方便盗用。所以请朋友们代为监督,若发现有盗用、甚至恶意修改图文者,请大家及时留言告诉我。天涯海角,愿做秋菊。
 
2、文中所有人名,多系化名。*^_^*
 
3、江南阡陌并非佛教徒,加之才疏学浅,所以在行文及图片说明中可能会出现很多谬误,请各位前辈、朋友们留言指出,我会及时修改。另外,对于拍摄方面,大家若有好的意见、建议,也请留言赐教,我会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拍摄计划。感谢大家!
 
 
 
背景音乐:绿野仙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