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阳之旅(9):鹳山公园(2)

(2013-04-25 05:39:14)
标签:

鹳山公园

春江堤

古城墙

古驿道

富阳

分类: 走走看看
    在鹳山公园里,还留有许多文化古迹。认识一座城市,就要看她的历史、她的文化。
春江堤
    春江堤,旧名吴公堤,位于富春江北岸,该堤西起苋浦,东迄鹳山,总长1000余米,均用方形条石错缝砌筑,现仅存鹳山以西一段,长约120米,堤高8~5米。清光绪《富阳县志》载:此堤于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县令李浚修筑,以捍水患。唐贞元七年(791年)县令郑早增修,岁久堤圮。明正统四年(1439年),富阳知县吴堂向杭州知府力陈筑堤防洪之利害,获准重修。是年十月,夫匠云集,不出一月告竣。民获安居,感其恩德,逐名吴公堤。
    如果不有意寻找,还真看不到这一段古江堤,一般人就站在上面平台上看富春江江景,还真不会下到这下面来。我也是反复来回几次,下到最下层江边一探究竟,才发现这里。
富阳之旅(9):鹳山公园(2)
古城墙
    位于富春街道鹳山,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曾二次重修。自明代起,沿春江堤筑起城墙。开四门,从鹳山到苋浦,依次是文明门、南门、下水门、上水门,各门均建的船埠。古城墙原高1.4丈,厚1.6尺,东跨鹳山,西临苋浦,南俯大江,北枕猴岭,周长约3公里。因历遭战祸,年久失修,加之城市建设中拆除,古城墙大部分已毁圮。今东门渡至馆驿里沿鹳山脚一带还保留古城墙数段。
富阳之旅(9):鹳山公园(2)
鹳山古驿道
    鹳山沿江的古驿道在鹳山南侧,现存驿道残长250米,宽2.42至3.72米不等。驿道南北走向,路平坡缓,青石铺设,石阶达百级之多,驿道外侧轩石护栏并石柱。据传,原古道上接汤家埠可通严州、金华、衢州;下接大岭、钱塘。
    我在古驿道上徘徊,正巧看到跳到路面上的两只松鼠,抢拍一张。有松鼠,说明这里的生态很好,松鼠也不太怕人。
富阳之旅(9):鹳山公园(2)
    驿道外侧是向下陡坡,内侧是向上陡坡,两边松柏香樟成林,使古驿道显得更古朴幽静。
富阳之旅(9):鹳山公园(2)
澄江亭
    澄江亭建于鹳山矶头,依山傍水,伫立江边。
   “澄江”一词是指江水清澈的意思。据《汉曲》的引证解释,其出典,可在南朝诗人谢眺的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中找到:“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诗中说,夕阳照耀着翼然飞耸的屋檐,高高低低,历历在目。随着落 日余晖的转移,那屋脊上的光和影都在和谐地缓缓流动。晚霞铺展着、变幻着,象 五彩的锦缎。澄清的江水静静地流去,宛如一匹白练伸向天边。天光水色,浓淡相映,成为千古写景名句。宋 柳永《轮台子》词:“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以“澄江”为名的地方很多,最有名的是江阴的澄江镇。不过,较早以澄江命名的,是河、桥、亭、驿站和城门。此处以澄江为亭名,富春江流过鹳山矶头后,豁然开阔,站在亭中,远眺江面,江水清澈,缓缓流淌。
富阳之旅(9):鹳山公园(2)
东觀放生
    在澄江亭背后的石栏上,刻着“东觀放生”四个大字,据《富阳县志》记载,此系颜真卿所书。
   “觀”即是“观”,“鹳山”也曾名“观山”,原山顶建有寺庙、观音阁等,有寺庙就有烧香拜佛的,信佛的人为发善心、积阴德而把别人捉住的活鱼等买来放掉,谓之“放生”。严子陵钓鱼,颜真卿放生,他们在做关公战秦琼的游戏。
富阳之旅(9):鹳山公园(2)
严子陵垂钓处
    严子陵是东汉时期的大人物,是汉武大帝的好朋友,在古代他是“高风亮节”的典范。他能和皇帝同榻而睡,并把脚搁在皇帝身上,可见他是很牛的。他远离官场,“富春烟雨,一蓑一笠人归隐 ”,是真正的隐士。他隐居期间,大概特别喜欢钓鱼,好多地方都有他钓鱼的遗迹。他淡薄名利,心怀山水,所以他活到了八十岁,这在“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高寿了。
    鹳山矶头西南面一石碑,上刻“严子陵垂钓处”6字。据史书记载,南宋淳祐年间,县令李迪更曾在鹳山上建严子陵祠。明代徐文长游鹳山时,在严祠题诗曰:“碧水映何深,高踪那可寻。不知天子贵,自是故人心。”
富阳之旅(9):鹳山公园(2)
   这就是鹳山伸入富春江心的石矶,今天气温仅仅20度,有不少人在游泳。
富阳之旅(9):鹳山公园(2)
他们在学严子陵,我在他们后面看了一小时,没有看到一条鱼。
富阳之旅(9):鹳山公园(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