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了。
北京的同学也不多,但也有几个不错的。可是大家都在忙着期末考……于是不打扰。
北京的空气很干,我一年没有得过什么发烧感冒的,终于开始咳嗽了。人不应该说“我都没得感冒发烧”或者“我都不会丢东西”这类的话的。。。不信可以试试...knock
on wood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ZHE1SIGG.gif悄悄木头,3下。
我昨天去MMR的学校,中央财大。大一新生都在昌平区的大洼村上,一路菜地,尘土飞扬,我能体会大一新生才住进来是多失望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ZHE1SIGG.gif,MMR才考到这学校,原以为是海淀区的小区,结果在这个菜地上,她脆弱的心难受了好一阵子。
快期末考了,到处都非常努力。我顿时觉得,中国大学生好努力,中国不发展才怪呢。
中央财大美女如云,个个都是纤细高挑的,女生很多,男生比较少,并且男生矮。MMR的男朋友身高1.9多,我认为他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中财男生的平均身高。
今天本来要去中央民族大找到聪聪哥,然后跟着他玩儿一天,尽管他要毕业了,有各种盖章的事情要处理。但昨天我给他打电话,听出他“欢迎来蹭饭”的态度,人真好。我从公交车倒到地铁口,忽然发现手机没有拿,又回去拿手机,汗流浃背,一看表已经10点半了,跑过去就12点了,再想要在下班高峰期回来,没有几个小时可以玩。。。想想算了,老实呆着吧。
6月底的北京有种热燥的感觉,喝一口水,过几分钟嗓子又干了。这种气氛让我想到了孤独,想到了“边缘人”这个词儿。说到底,绝大多数时候,我属于人来疯那种,不喜欢一个人的孤单。
看书吧,还是看书。我去西单买了100多块钱的书和杂志,这种感觉很爽,国内的书还是便宜!可以使劲儿买使劲儿看而不心疼。
对了,看了FAYFAY妈妈的博文,我觉得压力很大。但人生总是要快乐着过,走一步算一步吧。出国留学是一条投资很大,收获未知的路。用不着后悔,可是也不要觉得出了国,咱留学生头上就有一颗光环了。我目前认为我可以接受以后找不到工作回国的状况,因为当时出国也只是因为我想出去感受一下世界的另一端。我们家小城市的人,小时候来北京觉得北京就是天堂了。例如,我们市过去没有KFC或麦当劳,开第一家西式快餐是德克士,那年我跟我妈说“妈,以后我的理想是有2000的工资,然后1000块钱用来吃德克士,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记得那时候我妈每次只给我买一个汉堡,偶尔我才心疼地吃一次套餐……没想到现在真的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了”,一个人生理想也算实现了。我认为见识小,欲望也少。
我说的意思是,不用什么都要最好,凑合着就行了。我可以接受海龟和国内学生同等对待,因为最初同等对待,如果实力够,再加点机遇,应该还是可以的。
我美国的朋友(她也是个中国留学生)问我说:“你说,咱们这大学就可以用倩碧了(倩碧在国内挺贵,其实在国外的价钱也还行,不算贵),如果回国以后争的工资买不起这种化妆品,怎么办?心里受得了么?”我觉得,这种情况非常有可能发生,如果发生了,咱就别想着用倩碧或雅诗兰黛或其他奢侈品牌了,咱就用大宝吧。
心理落差总是来自自我。这点我自己先调节好,以免以后总是失望。对自己期望不大,是件好事。
我忽然想到,对我来说,去BYU是一条不错的路了,我非常知足,给爸妈省钱了,这样应该可以省不少,我也要努力找工作才行!能挣几个美金就是几个。
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喜欢会计这样的工作,如果不,我也许会学习市场这块儿。上学期的商学老师(是南加大的博士,她也有过丰富的生意经历)告诉我:“中国的市场非常有意思,如果研究市场,以后可以在美国的公司研究中国市场,毕竟你有着对中国文化·语言以及市场的了解的先天优势。美国公司需要这样的人力。”
我觉得她说的这个,给我一定的启发。
刚才给一个比我小一岁的田田(我妈同事的女儿)打电话,顺便安慰她一下。
她今年没有高考没有过一本线,今天上午刚大哭一场,我估计对高考失利的同学来说,她们以为世界可以灭亡了;就像当初我中考没考到一中,我以为我失败地可以去死了。
她非常想到北京上学,可是现在,估计希望不大。河南高考压力非常大,人太多嘛。僧多粥少。
我是多么想告诉她,这没有什么,咱来不了北京,就去天津或者上海或者青岛大连吧。其实我们在美国的同学,也没觉得自己好到哪儿去,也都迷茫或失望或各种情绪……20岁左右的人,都这样。
每个年级,每个阶段,每个时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烦心事儿,大家都觉得日子没法儿过了,我有时候也这么觉得,但这日子过去了,回头看看,估计也不差。
啰哩啰嗦这篇博文,忽然觉得心里轻松不少。我想这就是我为啥写博客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我也当局者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