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晴川阁游记

(2023-12-07 06:16:22)
标签:

大海的生活

退休生活

武汉晴川阁

禹稷行宫

铁门关

分类: 旅游
          周末的上午,我和妻子再次来到武汉晴川阁游览。
武汉晴川阁游记
武汉晴川阁游记
       武汉晴川阁,又名晴川楼,地处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黄鹤楼夹江相望,互为衬托;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薛禹稷行宫(禹王庙)时增建,重建于1984年,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

武汉晴川阁游记
       晴川阁有“三楚胜境”之美誉,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世称“楚天第一楼”。
武汉晴川阁游记
       荆楚雄风”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为荆南观察使李拔所书,碑文之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

       晴川阁:
武汉晴川阁游记
武汉晴川阁游记
       赑屃驮石碑。传说赑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治水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
武汉晴川阁游记
       晴川阁上“晴川阁”三字由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赵朴初题写。
武汉晴川阁游记
       晴川阁景区有禹稷行宫、晴川阁、铁门关三大主题建筑,集古迹与园林于一体。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相望,可以一揽长江大桥风采。
武汉晴川阁游记
武汉晴川阁游记
武汉晴川阁游记
       毛会建书“山高水长”碑。毛会建,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后侨居武昌,能文章,工书,尤善作擘窠书,往往作斗大字,刻于山崖,题名其后。

      禹稷行宫:
武汉晴川阁游记
武汉晴川阁游记
武汉晴川阁游记
       禹稷行宫,本名大禹庙,是武汉现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构建筑。由司农少卿张体仁于南宋绍兴年间创建,后成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武汉晴川阁游记
        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重修;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改大禹庙为“禹稷行宫”,在原祭祀大禹的基础上,又加祀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先贤。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重建,1984年按“保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
      禹碑亭:
武汉晴川阁游记
武汉晴川阁游记
       晴川阁的禹碑是清朝著名文人毛会建历尽千辛万苦自衡山摹刻于此。

      铁门关:
武汉晴川阁游记
       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代。      左倚龟山,右控禹功矶,吴魏相争,设关于此。历史上铁门关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是明代末期,清雍正年间有人在铁门关的土基上修起了一座祭祀三国英雄人物关云长的关帝庙。
武汉晴川阁游记
         左倚龟山,右控禹功矶的铁门关。
武汉晴川阁游记
武汉晴川阁游记
武汉晴川阁游记
       铁门关上,往事越千年,浮想联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武汉晴川阁游记         到民国初年,由于战乱,铁门关的遗迹——土基墙座,连同庙宇等都一齐成为了废墟。90年代初复修了铁门关,一座巍峨雄壮、英姿焕发的铁门关己展现在江城人民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