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没有经过重建,至今仍保持北宋原貌。
在蓬莱阁下古炮台遥望蓬莱阁,真是个山之巅,海之边,观沧海,阅尽山海风光的好地方!蓬莱阁可观海市蜃楼,一定是梦幻般的景色。
弥陀寺:
弥陀寺位于丹崖山南麓,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曾是烟火甚繁的佛寺,规模较大;宋元以后,蓬莱阁道教渐盛,弥陀寺香火渐稀,今存前殿、正殿和东西厢房;正殿前有一东西向甬道,分别通圆形角门;东、西角门门额,外曰“蓬壶”,内曰“胜境”,正殿内有金柱四支,北壁正中额题“天风海涛”四字,为刘海粟亲题。
古戏楼:
戏楼位于一进院落正中,庙宇式二层楼阁建筑,木石结构,坐南朝北,面对天后宫前殿一层南北向有门,可通行;二层南半部为演员化妆与憩息处;北半部为戏台,四根石柱支撑垂珠帘容,北檐下悬“观止”匾额,两侧二柱镌刻楹联:“乐奏钧天潮汐声中喧岛屿,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瀛”,每值正月十六天后宫庙会,人们在戏楼上献演俚俗戏剧、歌舞,给天后娘娘祝寿。
古树茂盛,生机勃勃。
蓬莱阁游客如潮,
盛况空前。
蓬莱阁主体建筑在蓬莱阁建筑群后部居中,阁高15米,坐北朝南,为双层木结构楼阁建筑,重檐八角,阁上四周环以朱赤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阁东、西两侧前方各筑偏房、耳房,对称分布,耳房亦做门厅,有道路联结偏房及登阁石阶;阁西侧有避风亭,又名海市;阁东侧建有卧碑亭和苏公祠;苏公祠东有宾日楼、普照楼和观澜亭;阁后有仙人桥,传为八仙过海处;阁东侧前部为白云宫,主体建筑是三清殿;三清殿东为吕祖殿,弥陀寺在南部山下,为独立建筑。
宾日楼亦称望日楼,位于苏公祠东邻,为八角十六柱双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楼体八棱,南侧与吕祖殿联为一体;底层外侧明廊,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二层周匝开圆窗八扇,眼界极阔,可观八面景致,纳八面来风,是观赏海上日出的地方,有“日出扶桑”之景。
普照楼又名灯楼,位于蓬莱阁东北角,旧为夜间行船导航用的标灯,为三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5平方米,楼体六棱,楼顶斗拱,内设扶梯盘旋而上;顶层木构,六柱支撑如亭状,周匝木扶栏;田横山航标灯塔启用后,灯楼导航功能渐失。
蓬莱阁最高处,也是观景最佳处。
从这里走下蓬莱阁,可以到海边。
海边礁石上,有许多海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