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2018-09-10 15:04:29)
标签:

大海的生活

退休生活

太原晋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杂谈

分类: 旅游

       请看“晋祠三绝”和“晋祠古建筑三绝”: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晋祠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别旅游景区。

       晋祠三绝: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这棵三千年的周柏是晋祠最古老的树木。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两棵古树相交,斜的周柏俗称“卧龙柏”,乃晋祠三绝之一。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这棵周柏分两叉~~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周柏搭在另一棵古树上~~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千年古槐。晋祠有唐槐和 一些千年古槐,成为古树一景。
       周柏唐晋祠三绝之一。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周代种植的柏树,茂盛葱郁,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周柏唐槐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位于水镜台前,是晋祠古树中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圣母殿雕塑晋祠三绝之二。圣母殿的中央是“邑姜”像,左右两庑有40多位侍者。在圣母殿内尚存的43尊彩绘塑像中,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是后来增补的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在大殿正中幔帐内的圣母,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在木制的方座上,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手放在腿上,手指隐在袖内,身上穿着的蟒袍沿着膝盖垂向座位下边,整个塑像形态显得稳定而端庄。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三晋名泉。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难老泉晋祠三绝之三。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


       晋祠古建筑三绝: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圣母殿为晋祠古建三绝之一。创建于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圣母传为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木雕盘龙晋祠古建三绝之二。木雕盘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鱼沼飞梁晋祠古建三绝之三。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


       对越坊: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对越坊在晋祠景区中轴线上的金人台西,建于万历四年(1576年),造型优美,结构壮丽。此匾由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题,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宛如游龙。相传,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顽症,百医无效,后在吕祖面前求得一签,签上写着“添砖加瓦”,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选择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对越”语出《诗经·周颂·清庙》“对越在天”一句。



      水镜台: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水镜台是明清戏台,台上东部为重檐歇山顶,演戏时用为后幕,台上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开敞。戏台分前后两部,从建筑形制来看,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后台台身四角立柱,有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前后台之间设上下场门,中以木板隔开,上悬“水镜台”横匾。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水镜”二字,取于《前汉书·韩安国传》中“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昭然若揭,显现原形,故曰“水镜”。


     金人台: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金人台共有四尊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保存完整。


      晋溪书院: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晋溪书院原名晋溪园,位于山西太原晋祠之侧,创建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为明代"三朝功臣、两部阁老"王琼所建,后改名晋溪书院。从明代王琼之后至民国之初,就出了翰林进士举人六、七十人之多。晋溪书院经历明清四百多年,几度兴衰,1993年重建落成。晋溪书院讲堂。


       勾心斗角: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勾心斗角建筑技巧。在孔府的建筑中,有一处特别典型的勾心斗角建筑,成为参观孔府必看必介绍的地方。晋祠也有~~,此处就非常典型。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晋祠古建筑中的勾心斗角建筑技巧。钩心斗角里说了两个建筑学的概念,“钩”是钩挂钩住的意思,指屋顶建筑构件之间相互牵引或连接;“心”是指宫室房屋建筑的中心部位。“斗”是碰撞、接触的意思,“角”是指房屋的檐角。


 古槐林: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晋祠进门后大院内有许多古槐,导游介绍都是千年古槐。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看看这些古槐多么引人注目,游客纷纷拍照~~`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好大的古槐!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这棵古树特别奇怪!主干明显已经死了,连树皮都没有了,树纹是螺旋向上的,树尖部却有绿枝叶。枯木逢春!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宋代建筑和建筑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是反映中国宋代宫廷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
太原晋祠游记---山西游之九(摄影)
       暮色苍茫。晋祠越来越远了~~~
       晋祠是我们要求另外增加的旅游点,既然太原是我们旅游的始点和终点,晋祠就在太原市郊,我们何乐而不为?看来不虚此行,不然就太遗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