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2015-09-24 17:05:20)
标签:

大海的生活

退休生活

云台山叠彩洞

壁挂公路

河南山西太行山

分类: 旅游

          叠彩洞是连接豫晋两省的公路隧洞,前后历时八年开筑而成。大小二十三条,首尾相连,总长4800多米,在峭壁间重叠直上。洞之间隙,可远观平川,近观悬崖,上观奇石,下观沟谷,听鸟语泉声如琴鸣,闻花香岚气沁肺腑。区内奇石林立,有"蜗牛爬山"、"军舰巡山"、"茅笋入云"、"下不来"、"赤兔受惊"、"双鹑斗"、"一线天"以及中国科学院命名的稀有多年生蔷薇草本花木"太行花"。出"叠彩洞" 便到 "三秀峰",峰上有一奇石,高约40米,亭亭玉立在百花翠林之中,从不同角度观看则变幻为大灵芝、秀丽的村姑、着长裙攀山的摩登女郎。其峰含山秀、石秀、花木秀之意。过"三秀峰"即到"西瀛观"。向西俯视,高峡平湖,尽收眼底。有"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的诗意。向南恰有"佛龛峰"迎面而立,又有佛祖升西天,"佛去龛空留"之意境。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我的叠彩洞游记所有的照片都是在旅游大巴上拍照的,且是我从茱萸峰旅游返回的路上拍的,不尽完美。在云台山旅游期间,每天都会通过叠彩洞,去红石峡要通过第一条洞“迎宾洞”,去茱萸峰要通过14个洞。(以下叠彩洞我整理后按反顺序介绍)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丹凤朝阳:十四号洞名为“丹凤朝阳”。

      茱萸峰返回时为了拍照叠彩洞,我特意坐在了大巴第一排,来时坐在旅游车的侧面无法拍叠彩洞。十四号洞成为我们返回经过的第一个洞,由于弯道比较多,有的洞没有及时拍到。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佛龛兆祥:西嬴观旁有一个凹下去的山峰,非常像一个供奉佛像的佛龛,所以给此峰起名为佛龛峰,在佛龛峰的右侧有一睡佛,它仰面朝天,眉毛和下巴极为相似。所以十三号洞取名“佛龛兆祥”。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这段旅游区的公路洞多,转弯多,回头弯多,很难拍照。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这就是一个u型回头弯,提前想拍弯头的长廊和风景都不能~~~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嬴观三秀:十二号洞出口不远处有一个三秀石,随着观看角度不同,该石能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面貌:第一面像一个硕大的灵芝,第二面像一个傣家少女,第三面像一个摩登女郎。在三秀石的左边就是西嬴观了,它是建立在峭壁上的一个观景台,“嬴”是大海的意思,站在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西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好像茫茫大海的滚滚波涛,令人心旷神怡。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曲径通幽:十一号洞全长461米,是众叠彩洞中最长的一个洞,洞里蜿蜒曲折,流水叮咚,取名为“曲径通幽”。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云岚绝胜:九号洞的山体周围常有团团云雾,神秘莫测得不知从何涌起,婀娜多姿,千姿百态,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得名“云岚绝胜”。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宝塔映辉:出了七号洞,向右后方的山峰上看,有一个天然的石柱,形似一个宝塔,所以八号洞“宝塔映辉”洞因此而得名,据说此宝塔是真武祖师的镇山宝塔。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群洞叠彩:六号洞是众多叠彩洞中的一大杰作,全长406米。它有两个特点:其一,它是一个U形的隧洞,入口和出口在山体的同一侧面,上下落差为20米;其二,站在此洞入口处与五号洞出口处的中间位置,不管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都可以看到众多叠彩洞的入口和出口,是领略叠彩洞这一公路隧洞建设史上一大奇迹的最佳位置。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云海仙舟:出了四号洞,右上方有一个山峰,酷似一艘海中行驶的帆船,又传说,天上的神仙在云游四海时,途经云台山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就在此停舟欣赏,仙舟就是此象形帆船了,所以五号洞“云海仙舟洞”就此得名。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翠屏清晖:在二号洞的左上方有一个山峰,如同青竹围屏,青翠壮观,名为“翠屏峰”。进入二号洞后,不禁会想起南朝诗人谢灵运的两句诗“昏蚕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尽管从早到晚,气候有别,可云台山一直蕴含着清晖,这就是翠屏清晖的由来。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穿过十四个洞,旅游的路程好像近多了。可以想像当时没修这些洞前出山是多么不容易啊~~`,而修这些洞当时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修建的。
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游记之四:叠彩洞
        这些叠彩洞最初是为了方便河南山西的公路连接,现在更方便了云台山风景区的旅游~~~~。

       由此,让我不由得想到了河南、山西太行山一线的许多壁挂公路,最有名的是河南的郭亮村和山西的锡崖沟,那五、六十年代的战天斗地精神,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啊~~`。我这些文字现在已经不怎么用了,但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也是一个时代的限制或者说局限所产生的奇迹,我们应该向创建这些奇迹的劳动人民(农民)致敬!叠彩洞和壁挂公路是他们用智慧、生命和血汗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奋斗而创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