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导航的提出与构想★
(2011-10-10 14:05:18)
标签:
云导航杂谈 |
一、导航的价值
人们经常使用的GPS导航大体分为车载导航仪与智能手机中安装的导航软件。
导航的特点:
- 使用的人多(有车的人,基本会买一个);
- 基本能断定使用导航仪的人群收入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有车一族);
- 是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终端设备/软件;
总结一句话:导航是除手机之外一个很好的电子终端产品,GPS导航能帮助锁定商业价值很大的海量用户。
思考的问题:GPS导航帮助人们解决了出行寻路的问题,在此之外,它的附加价值是什么?硬件+软件+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三个层面如果能结合起来,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二、云导航的提出
1、云计算
首先看一段定义:
所谓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资源的计算模式,存储和计算资源可以按需动态部署、动态优化、动态收回。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就是用户端的简单化,仅负责数据输入和读取,而将庞杂的处理工作交给“云”,也就是联网的计算机群和数据中心来处理。
总结出来的要点是:基于互联网、用户端(显示、输入与读取)、云端(复杂运算)。
2、为什么提出云导航?
现实的问题:导航软件升级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事。
模式的问题:卖硬件还是卖服务?要用户吗?向谁收费?
电子厂商卖设备赚钱,售后赚取的升级费,永远向用户收费。
互联网企业则认为用户的“眼球”是价值核心,可以延伸出价值链条。卖关注,如广告;卖服务,如推荐油价低的加油站、服务好的保险公司甚至麦当劳的打折券等;与用户互动:消费者填写调查问卷返利给用户,用户端的电子狗(如果加装的话)也可以把路况信息实时传回云端以随时修正地图信息从而让他人受益。
互联网企业大多是尽量少地让用户掏钱或免费,以极大的努力,获取最多的用户,与此同时,向企业收费。在互联网企业看来,用户就象一只只会下金蛋的鸡,那么收益将会是源源不断的。
那么导航是什么?
电子厂商认为导航仪是个电子产品,用户使用个三、四年就会坏掉或换掉。
互联网企业会认为导航仪是一个个微渠道,想尽一切办法,让用户永久地用下去。
思想决定着方向。
3、什么是云导航?
云导航:联网的导航仪,显示与输入及少量运算在前端。云端负责复杂计算、地图更新、路况信息的推送、业务系统的集成。
云导航模式,能颠覆电子产品的产业链结构。
云导航的功能设想:
1. 实时更新的地图。
2. 通过云计算来设计行驶路线。
3. 支持用户分享自己的行车线路。
4. 实时接收路况信息。
5. 服务推荐:推荐加油站、餐饮优惠券等,可以在线完成酒店的预订等。
6. 广播政府部门的通告。
7. 通过社交网络与好友互动。
8. 以有奖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商家完成用户调查或商品推荐。
三、障碍是什么?
1、思维的障碍
所谓思路决定出路,最难的是思维的转变。
电子厂商追求的是低成本、高售价,从而希望获取最大利润。
云导航则希望在低价甚至免费的情况下,以优质的服务赢取到用户的信任,从而获得海量用户。
2、联网的障碍
车载联网需要与运营商合作。解决方式可以参考Kindle,Kindle 3G版,联网对用户是免费的。
3、成本的障碍
前期投入可能更多。-- 如果基于现有的导航产品,做云端服务呢?
4、资质与政策的障碍
通过合作或收购有资质的企业
四、营销的考虑
预装的策略:手机厂商预装软件,汽车生产商预装;
低价的策略: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把产品卖给用户;
免费的策略:引入第三方赞助,从而以活动奖品的形式,送给用户;
以旧换新的策略:旧的包括自有品牌的车载导航仪,还包括第三方品牌。因为不仅要替台湾酒店换自有品牌的老机子,还要蚕食第三方品牌的用户市场。
开放平台的策略:需要数据提供商。
----------------------------
节后补记:
十一国庆,我用导航仪自驾去了趟长白山,由于导航不给力害得我跑了不少***路,仅在沈阳就耽误了一个多小时,总结原因如下:
1、地图更新不及时。
今年更新过一次地图,本以为够用,但没想到东北路况变化巨大。仅十一新开通的高速公路就有二三条,新开通的高速没有完善配套设备,加油站没油,害得我们其中一辆车,半道跑没油了。
2、路况变化大,比如沈阳东南三环封路,我们只好绕行到棋盘山才能上高速,导航如果能根据实时路况重新再设计,会很实用。
3、地图的行程设计。发现百度地图、Google地图与凯立德的地图所提供的行程不一样。另外,所谓最快行程只是推荐你走高速,但最短距离的时间推算不知是以什么为标准,而且没有计算实时路况。比如,长白山出来露水镇一段有几十公里的搓板路,很难走。
4、导航提示的酒店,没有联系方式。如果能实时提供房型、房价、联系方式或直接预订会是个比较方便的形式。
云导航能比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 文/笑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