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草根网的内容建设与IM的通道作用

(2007-05-09 13:16:05)
标签:

im

分类: IT观察
 

根网(20ju.com)IT精读-传递业界最有价值的资讯,与哪吒 的网络投递服务有着天然的联系。近日,我们在MSN上与草根帮主作了简短交流,分享给大家。草根网IT精读-传递业界最有价值的资讯!

草根帮主:

大家好!

Stan:

希望哪吒的用户更多了解20ju草根网,请你聊聊草根网。

草根帮主:

草根网是我的实验站。

Stan:目前,互联网资讯站不少,你是如何定位20JU的用户?

草根帮主:

我希望从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员的角度去理解新闻,去处理、去选择有价值的资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往任何时候都是媒体人员在操纵新闻,新闻的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的倾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可以积累的帮助与思考。这就是我建草根网(20ju.com)的初衷!

我认为无论何种东西,最重要的还是内容,IM作为工具而言是不完全够的,IM需要成为信息准确定位的信息通道,让信息更快速更便捷地对到达需要它的用户面前。

Stan:

从你理解,IM是通路管道,内容及时到达和用户细分才是关键,是这样吗?

草根帮主:

IM最基本的特征是聊天工具,但如果永远这样定义的话,IM就有了局限性。

Stan:

嗯,互联性很强.

草根帮主:

我认为IM是信息的终端,它在未来可以替代或者说补充浏览器做更多的事情,IM现在实际是c2c的形式,但应该不限于此,IM应该更多地与网站进行交互,从而成为网站的内容源与参与终端。

Stan:

那么,作为终端的IM,内容和人,如何实现连接?

草根帮主:

用内容来定位人群,形成各种不同的群组,从而进行IM端与IM端的交流,形成IM端与网站的信息流通,形成网下聚会,形成真正的具有生活气息的社会网络。

Stan:

是的。IM就是可以将内容经C2C不断传播,是内容可以在IM和WEB之间传。这也就引出了人的关系。

草根帮主:

我认为需要不断强调的有二点:

一是内容,合适的有针对性的内容,则不是散乱的信息;

二是人的交流,没有人的交流,IM只是通道,缺少量级上的爆发力;

其实近来http://twitter.com 的流行,已经开始昭示着IM的进一步的应用。我相信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

Stan:

说到内容,如新闻资讯,大家可能现在谈得比较多的(Digg ),那么,你是如何看内容的积累基础上过滤?

草根帮主:

媒体是俯视的,

草根是平视的,

内容没有过滤就没有价值;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信息又这么多,如果不做筛选性的精读和整理,内容量往往是不够又过载,简单的digg意义也不大。太多的digg站都对内容的理解有问题

Stan:

嗯,你的看法是?

草根帮主:

做窄众的精读。确保信息传递是有价值的。

Stan:

呵呵,这是我们哪吒希望做好的本职工作,你有内容(细分),我来投递。

草根帮主:

目前有夸大用户贡献内容的倾向;这实际不完全对。贡献内容的永远只有1%

Stan:

是的,潜水的人更多!

草根帮主:

与其说贡献不如把用户,分为几层面:

一是阅读潜水的,

二是鼠标参与的,不能指望99%来贡献内容.但是,是否可以希望那些人来在IM上做些传播? 如把订阅草根网(20ju.com)的URL,可以分享给其朋友?

三是键盘参与的,

对于草根网(20ju.com)要做好对1、2种客户的服务,形成一个良性的氛围,这很重要。digg与投票实际就是针对第2种,而内容选择与筛选是针对所有3类用户,但更重要是针对第一种用呢。

我对IM的想法是把键盘参与的用户引导至IM终端上来,从而降低参与的门槛,提高信息反馈的速度

Stan:

好建议,这样方便键盘用户用IM来快速地反馈。是否可理解为IM上发布信息?

草根帮主:

获得,发布,回馈都可以通过IM

Stan:

形成一个环!

草根帮主:

IM成为浏览器的延伸,充分改变用户获得信息的路径,这一点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目前IT站在交互上都解决得不够。草根会做不同的尝试。目前草根只解决了初级层面的问题。

Stan:

是的。事实上,RSS是很好的基础API(假定可以这样理解),有利于网站的内容交互

草根帮主:

交互应该是在人的层面,有交流,更有趣。但也更难形成,

Stan:

投递到IM就是人的因素越来越活,可以人层面较强,所以,人携带feed在IM传播。

草根帮主:

交互是人与人的交流。当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认识时就会产生交互,所以我认为IM的交流应以web为依托,这样才有利于沉淀用户;否则都是在为MSN,QQ做嫁衣罢了。

Stan:

是的。非常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