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观察 |
在新闻中看到“默多克新闻集团将与硅谷投资公司Foundation Capital为simplyhired注入1350万美元的投资。”这是他们第二次融资。
注:simplyhired.com是美国一家做工作垂直搜索的企业,数字英才(www.01hr.com)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文章透露了以下几点:
招聘信息来源:
SimplyHired从互联网上搜索所有的职位列表发布到自己的网站上,它的信息来源包括竞争对手和企业网站本身。
- 招聘网站
- 企业网站招聘页面
收入来源:
- 有偿广告(向有招聘意向的公司出售广告)
- google广告
- 中介费:如果为客户聘用到合适的员工,他们也会收到一定的中介费(象是准猎头的服务)
销售渠道:
- 广告网络
- 公司自己的销售大军
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和数字英才做些对比:
从收录来源上看他们的搜索引擎不光抓取了招聘网站的信息还针对企业招聘页面进行了采集,目前国内工作搜索还没有做细到这一步。但国内与国外的搜索都类似是一个模楜搜索,我们职通车(so.01hr.com)不但抓取了数据还对数据进行了剥离和分析。
收入来源也就是主要的赢利方式,目前均是面向企业收费。但我们在这三种基础上又做了深化,企业可以发招聘信息就象传统招聘网站一样(我称之为兼容,招聘信息同样进入职通车,并在搜索结果页上端的招聘快速通道着重显示),另外一种是深化了的网络招聘模式即利用“通缉令”模式,推广+招聘来收费。有关通缉令的分析见《长尾理论在网络招聘领域的应用模型--通缉令》和《我发出的第一张通缉令》。
销售渠道方面:我们的销售渠道还没建立起来,五月份将正式对外收费,具体见《致企业的一封信》,前期将主推年会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招聘还是搜索都需要庞大的线下销售队伍去挖掘客户,主动推销自己的服务,坐等是没有机会的!
目前国外几家工作搜索站点如linkedin、indeed和workzoo早都拿到过投资,linkedin和现在的simplyhired二轮融资都结束了,而国内目前还没一例这样的投资,这是一件很费思量的事情,前一阵与春晖探讨时也涉及到了这个话题。我想目前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
- 国内三大招聘网站有先导优势,虽然有后起之秀,但仍然以三家为大;
- 前程无忧已经上市,中华英才与智联招聘也会步其后尘,同一国家同一类型的上市公司如果有三家,投资者再投资时或许会有所顾虑;
- 工作垂直搜索在国内普及得还不够深入人心,使用习惯很难短时间改变;
-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工作垂直搜索能做到足够好,足够大,使用用户不成规模,目前还处于概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