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观察 |
长尾理论是什么?实际就是撒大网,捉小鱼。别看是捉小鱼,如果做得好,捉到的小鱼足可以装满一艘巨大的货轮。Google就是这样做的,它的广告模式是这种理论模型的经典案例。和讯目前要搭建的博客广告联盟,实际也是这个理论的一个应用。
话说回网络招聘,目前所有的招聘网站仍然没有逃脱信息中介的本质。虽然自去年web2.0的风潮汹涌而至,我们这些新兴的招聘网站在个人应用方面适时地做一些调整和创新,比如工作垂直搜索,但针对于企业的应用还没有更好的模式。去年年底,在公司的工作会议上,我们着重对这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想出长尾理论在招聘领域的应用模型---通缉令,模型框架如下:
A公司发布招聘信息形成工作任务(通缉令)---->兼职人员B(巡捕)领取任务到网上各大论坛张贴任务---->用户C看到张贴出来的通缉令投递简历---->数字英才网(巡捕房)确认简历有效,并支付费用给兼保职人员B做为酬劳。
过程详见通缉令页面http://www.01hr.com/qq
经过这样的调整,我们看到,招聘网站的角色有些变化,从被动到主动:
- 招聘网站不仅要把招聘信息发布到网站,还要通过努力,把招聘信息散发到互联网的各处;
- 招聘网站不是利益的唯一获得者,而是把招聘的价值链进行了延伸,让所有参与到招聘环节的人都受益;
- 招聘网站可以尽可能做到定向张贴,使得简历与职位更加相称;
招聘企业同时也是获益者:
- 不仅能收到更多的简历,简历与职位的相关度也能有所提高(这块需要招聘网站的有效控制);
- 在招聘的同时,能获得更大程度的宣传;
我们利用Q币做为中间结算单元,一个Q币等于一元等于一份有效简历,积满50个币即可以兑换现金。
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 Q币与现金兑换问题;
- 简历真实性问题;
- 简历与职位的匹配度问题;
虽然有许多潜在的问题,我们会在运营过程中着手解决。这个模型的关键在于我们主动发动社会的力量来为企业业服务,定向为企业招揽人才!如果那个企业想尝试这种办法,请与我联系。
前不久我们利用K68.cn,进行了一场发帖比赛,其实验结果对于通缉令的实施有一定参考价值,现随附文后:
报名参赛者35人,16天共发帖一共发了13825个帖子。
文章一:万人挤爆招聘会,何苦
Google搜索
百度搜索
雅虎搜索
文章二:包你一周找到好工作的简单方法
Google搜索
百度搜索
雅虎搜索
发帖以来,流量有所上升,总的投递简历数也有所增加。(由于并行有其他推广,所以暂不好做量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