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正常眼轴长度应该是多少?(网搜整理)
(2013-04-14 22:52:13)
标签:
育儿近视眼科健康眼轴长度 |
分类: 健康 |
《关于儿童眼轴长度》(动态视光学课题组金延滨)
三岁 20.5毫米
一年级 21.5毫米(七岁)
初一 22.5毫米(十三岁)
这里要指出:眼轴长1毫米近视屈光度增加300度的准确率是极低的,或者说并不是眼轴与屈光度的规律,起码儿童大多数不符合这个规律。首先近视度数高的眼轴增加1毫米,近视度数只增加160度左右。另外远视弱视儿童眼轴超长的,也是大有人在的,这些儿童上学后往往从远视弱视直接成为近视弱视,而且形成进行性近视每年加深100度左右。
通常情况下,正视眼的平均眼轴长度约为24毫米。人出生时眼轴平均长约17.3毫米。随着体格的发育,眼球也在不断地发育,眼轴逐渐增长,直至正常。而如果眼轴增长超速,则会成为近视眼。因此生长发育最快速的10-16岁,也是近视加深最快的时期,而过了18岁,随着生长发育期的结束,眼轴增长一般会停止或基本停止。
人类眼球出生到3岁前后长度大约20cm,4岁到18岁眼球大约20—24cm,一旦超过24cm便近视形成。
而在屈光方面,正常儿童3—6岁都应该是150度左右远视,随着年龄增长远视逐渐下降,直到12岁远视才降低到100度以内。眼球只有按照这样的发育速度才能保证将来不近视,但现在发现许多孩子眼球在10岁左右已经长到24cm甚至更长,远视已经很少,而这些小孩也不可避免地在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形成近视。
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各位家长三岁开始给孩子建立一个眼睛的发育档案,内容包括检查眼睛的长度,屈光的状态(近视、远视、散光)。通过这个眼睛发育档案家长可以详细了解孩子眼睛发育的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比如眼轴过长、远视过少等),及时进行干预,真正做到近视的预防。
首先要明确正常孩子视力情况,3—6岁儿童正常视力是0.6—0.8,7—12岁是0.8—1.0,如果7岁以上的儿童视力低于0.8,我们应该警惕近视的形成。
假性近视是由于短时间内用眼过度,导致眼部肌肉痉挛不能调节最终视力下降,其发病率只有2.4%,这时我们应去医院做散瞳检查,散瞳后视力提高,验光没有近视度数甚至是少量远视便是假性近视,这种情况是不需要佩戴眼镜的,通过好好休息以及眼药的使用是可以恢复的,但也不能乐观,假性近视的出现表明近视已经离孩子很近了,稍不注意便会变成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
如果散瞳后视力仍不能提高并且验光有近视度数,家长应该明白孩子不但已经是真性近视,这时应该在专业的眼科医生的指导下,配上合适度数的眼镜提高视力,千万不要认为眼镜的佩戴会加深孩子近视度数,如果真性近视不佩戴眼镜,不但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更快,而且还会让孩子的视力受到损害,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还有可能造成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