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飞象网项立刚
飞象网项立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12,816
  • 关注人气:9,9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免费卫星传wifi到底行不行?

(2015-02-23 11:43:18)
标签:

杂谈

      免费卫星传wifi到底行不行?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说google要部署700颗低轨卫星,实现全球的wifi覆盖。每次总能引起网民们的欢呼,这下子就可以不再翻墙了。同时也会引来专业人士的嗤之以鼻,依星是怎么失败的,我们还不知道吗?

春节花点时间研究了一下这个问题,网民的幻想确实是可能性很小,不过现在还真不是依星的时代了,我们真是可以换一个眼光来看这些。

说到卫星进行覆盖,我们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频谱。频谱就象我们盖房子的地一样,它是有限的,而且好地是更有限的。依星为什么失败,你放一颗卫星覆盖几十万平方公里,这几十万平方公里的人有数百万,大家都用20Mhz的频谱,这颗卫星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能力有限,只能用高价限制大家使用,因为高价大家都用不起,最后依星收入不能承担成本,只能失败。损失几十亿美元。

但是移动通信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呢,最初它也只是用20MHz的频谱,不过它建立起了一个个的小蜂窝,其实就是在地上建起了很多个基站,每个基站都用这20MHz的频谱,用户可以在这些基站之间进行切换。我们用一个不是很确切,但是比较形象的比喻,卫星那是别墅,用一块地盖上一个别墅,因为这块地使用效率不高,就需要更多的地,地却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要高价,这东西只能少数有钱人用。移动通信是公寓,地有限没有办法,那就提高地的利用率,在同样一块地上,盖上28层楼,这28层楼,占的地和别墅的地一样多。所以它既便宜又实用。最后我们看全世界基于无线的发展结果,用卫星进行大范围覆盖,基本不成功,基于地上修基站的移动通信,成为全球通信的主流。

从这面这个分析可以看出,用卫星进行大规范的覆盖,天生就是有问题的,如果不能进行频谱复用,也就是不能解决盖高楼的问题,它很难实现又便宜、又高速度的覆盖。这个意义上,希望弄个卫星进行覆盖,广大用户直接接收wifi信号,想都别想。

免费卫星传wifi到底行不行? 

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看这个问题,卫星是别墅效率低,如果用好地来盖别墅,确实不行,但是现在技术能力提升了,可以开垦更多土地,是不是就可以盖别墅呢?

回来我们看看频谱,在很长时间以来,频谱的频段越低,它的穿透能力、绕射能力越强,1GHz以下的频谱是高质量的频谱,这些频谱又多掌握在军队、国家安全部门、广播电视行业手中,能够用作移动通信的频谱非常有限,20MHz已经是多了,很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可以商用的频谱是3GHz以下的频谱,但是技术一直在发展,可利用的频谱也在增加,依星的时代,可以商用的频谱是2GHz以下,一颗卫星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只能定个高价。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3GHz的频谱已经开始商用,未来我们已经把眼光盯向了5.8GHz甚至24GHz72GHz82GHz的频谱,如果是这样,频谱资源一下子极大的增加了。举个例子,我们以前可用的地,主要是沿海一带,地是非常有限的,现在什么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都可以来盖房子了,是不是我们除了盖高楼,也能盖点别墅了?

如果我们的频谱能够提升到20GHz,比如有10GHz的频率用于卫星,那这颗卫星真是可以提供更多人进行高速度无线通信的服务了。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于卫星传wifi还是可以期待的。关键是,把高频段的频率变成商用,这个技术是什么时候能够实现,google已经做这项技术做了4年了,我相信短时间还是不会实现的。

最后说明一点,即使一颗卫星拥有了10GHz的频谱资源,它可以为大用户提供服务,设想我们用手机直接接收,也是不可能的,卫星不可能那么大功率,这需要专业的接收设备,需要接收、放大、转换之后再进行数据发送。其实它可能不是向每个终端发信息,而是代替小基站的光缆,还是需要基站进行转接。有些人以来开手机就能接收卫星发送的wifi,我认为10年内,想都别想。这是不可能的。

至于免费的,谁为这个服务买单?那都是不劳而获的幻想。

“立刚科技观察”是科技观察者项立刚运营的公众号,科技新知,科技新品,科技新走向,科技新业态。请搜 xiangligang1 加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