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如棋:放下旧“梦”,迎接新“梦”

(2011-10-17 17:09:15)
标签:

影评

新红楼梦

娱乐

分类: 娱报娱评影评剧评

 
一部有关红楼的剧,一个不灭的梦 
 
我在我的《奢望永恒》诗序里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能失去,亲情、友情、爱情、事业、金钱、名利……但有一样东西,你可能永远也不会失去,那就是梦! 
看了很多有关新《红楼梦》的评论,总的来说是在挑刺,这是正常也是应该的,有批评才会有进步,但我感觉这种挑刺有点过了,一边倒的挑刺,似乎并不仅仅是在挑刺,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自我否定。为什么这样讲,红楼梦本是红楼(朱门)一梦,人们更多地把关注的目光放在“红楼”上,原本其实也是对人生的跌宕起伏,对自我命运的无法握控的一种心里寄托。 
看《红楼梦》原著也罢,看《红楼梦》电视剧87版也好,看《红楼梦》李少红版也行,都不过是那无非红楼闺阁一梦,原来我们的心思一样相通、一样细腻,都已曾抑或将要南柯一梦。 
其实,不论是新版《红楼梦》,还是旧版《红楼梦》,我都没有看齐,与其说是我没有时间,倒不如说是因为我看不得那其间的哀怨忧郁,昨日繁华似锦,今日西风凋碧树,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悲伤?梦如人生,人生如梦,红楼红楼闺阁一梦,竟神似我们将要或已经走过的路。 
在红学家的不断研究与阐释中,我们的将那些梦得以延续与缅怀,那么,在《红楼梦》电视剧的不断翻拍,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对自己和自己的梦是如此挑剔与断然,竟使那梦延迟了近二十年,人生有几个二十的,何况那李少红版的“梦”竟也不是那样的如此“不堪入目”。 
回到李少红版《红楼梦》本身来说,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电视剧中磁性声音的旁白(专家称是以蒙太奇方式表现电视剧无法表现的东西),能让我们更能从多媒体的方式来读一遍《红楼梦》,虽然从电视剧的角度来看,过多旁白的方式会影响电视剧的观赏性,但那又如何呢?87版的林黛玉深入人心,是否就将87版的“劣势”全一而盖?要知道,从忠实原著角度上来讲,新版要甚于87版的,我为什么就不能放过自己,放下旧“梦”,迎接新“梦”呢? 
 
2010-8-6贾如棋于汉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