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娜妮拉现象

(2008-02-25 21:10:07)
标签:

雪灾缘由

杂谈

分类: 科技新闻播报厅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它来源于西班牙语的音译,是20世纪80年代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上帝之子)的厄尔尼诺相对,也称为反厄尔尼诺冷事件。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的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于变少,强度趋于变弱。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它来源于西班牙语的音译,是20世纪80年代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上帝之子)的厄尔尼诺相对,也称为反厄尔尼诺冷事件。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的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于变少,强度趋于变弱。

   在拉尼娜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西太平洋海温偏高,东亚夏季风较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北抬,使我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北,常常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因此,华北到河北一带多雨,江淮流域少雨的可能性较大。

    我国容易出现冷冬热夏,即冬季温度比常年偏低,夏季温度偏高,1951年以来的拉尼娜事件中,有70%以上的年份是冷冬。但是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尽管也发生过1988年比较强的拉尼娜事件,但也没有出现过明显的冷冬现象。

    西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偏高,对流活动异常活跃,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比正常年份要多。常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的台风数29个,拉尼娜年平均31个。常年登陆我国的为7~8个,拉尼娜年9个。历史上生成台风最多的年份多达40个,登陆台风最多的为12个,都出现在拉尼娜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