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见湘西-德夯,2011年4月30日

(2011-05-07 14:07:32)
标签:

吉首

湘西

德夯

古城

    2006年五一,从北京一路自驾到湘西,匆匆走过凤凰,不及细品。

    整整五年后,因参加老同学婚礼,再一次来到湘西,时间较上次略充裕,第一站便奔向传说中的德夯。

    从吉首西行不久,就看到了德夯的牌楼。路面全部黑化,比想象中好走得多,心中也咯噔一下:这里可能早已不能带给我惊喜了。

    事实似乎确实如此,沿路的酒楼、商店、小贩,景区门口的售票处、停车场……被圈养起来的景区,应该早就失去了野性。

    村民们沿途摆着小摊儿,不时向新到的游客推销,所售的无非是银饰、烟斗、烟丝和一些小吃。传统的民族服装有点司空见惯了。

 

http://s5/middle/584f4a90ga29c4e2ac584&690

    路边的水车吱呀地转动着,汲起的渠水秀气地倾出,在嘈杂的人声中,独自浅吟低唱。它从渠里汲水,又倒回渠中,做着无用的重复劳动,不过是为了增加一点景区气氛。

 

http://s11/middle/584f4a90ga29c4c703c6a&690

    不远处,在新铺的路基和杂草中,1991年的德夯村村碑依然立着。 那时的德夯人不会想到有今天吧?今天的游客,可能希望看到的是那时的德夯。  


http://s14/middle/584f4a90ga29c41972b5d&690
    远处山峦形状奇特,从山沟沟里蜿蜒到游人近前的溪流静静流淌,德夯村就在这青山怀抱,绿水环绕中。这青山绿水中,稻田梯次,如果晚些来,可能会遇见绿油油的禾苗。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只是人心不古。

 

http://s6/middle/584f4a90ga29c4ac4f6e5&690

    从一座单孔拱桥跨过小溪,才算正式进入德夯村了。德夯自称鼓乡,在不长也不宽的道路两旁架着好几对苗鼓,身着表演服的苗家姑娘们席地围坐鼓边。他们应该是为宾客表演的演员。

 

http://s4/middle/584f4a90ga29c42d79503&690

    穿过一个大大的表演场后,我们一行踅入一条小巷,狭窄的巷子里两排商店,卖米酒、卖服饰的一家挨着一家。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村里的主要商业街。

    一行人中有在当地工作的校友,也有重游的同学,由他们领路,我们只管放心顾盼左右。


http://s6/middle/584f4a90ga29c438eadc5&690
    七弯八转,在一个转角处,有两位苗家老婆婆正当户而织,在她们身后挂满自织土布缝制的衣服。这种衣服我买过很多,现在只想买一匹宽点儿的布做一套床上用品。可惜织机不够宽,织不出更宽的布来。不想买衣,又买不到布,只好拍张照片,做个纪念。老婆婆这时停下手中的活儿,朝我伸出两根指头,用夹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说,照相两块,买衣服就可以免费照。给完钱后,老婆婆又招呼我们同行几位合影,大家摆摆手,笑笑走开了。

 

    再往里去,又见一座石桥,桥头有个二层小楼,阁楼临溪,是个喝酒休憩的好去处。老叶曾来过,经他推荐,大家一起上二楼休息。
http://s9/middle/584f4a90ga29c44646168&690
    凭栏看去,桥下小溪中,一个光屁股小孩儿正在嬉水。我们冲他打招呼、拍照,他也大方地冲我们大笑,摆pose。


http://s1/middle/584f4a90ga29c45a4b7e0&690
    阁楼另一侧正对一个酒坊。老王为大家沽来一壶糯米酒,我们点了几样山野小吃,就酒畅谈。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在贵州西江小住时的旧光景。住在娄扬的小楼中,一日三餐与娄爸对饮当地的苗家自酿米酒。到最后居然都说没酒了,说是都让我们给喝了。现在想来,大概是人家也想留一点自己喝吧。

    糯米酒色白如米汤,甘甜醇厚,很好入口,我们一不小心喝完两壶。米酒后劲儿足,不敢多喝,大家便又下楼继续前行。我贪这酒味儿,又沽了一壶,沿路当饮料,忍不住不时嘬一口。


http://s13/middle/584f4a90ga29c467a5a8c&690
    再往里去,似乎喧嚣的商业气氛越来越淡了。一户人家临路的灶台上挂着腊肠和熏得漆黑的腊肉,恬静的生活气息,甜滋滋的米酒后劲儿,又勾起了我深藏心中的避世情结。

    德夯似乎从这里开始,被分割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http://s3/middle/584f4a90ga29c48fb3ae2&690

    在一片蛙声中,路过一小片油菜地。春意将阑,若非气温稍低的山区,恐怕这个时候是见不到油菜花儿的。


http://s4/middle/584f4a90ga29c47ca0613&690
    不远处,水田里农人正在驾牛犁田,专注认真,不管路人的围观,也不会冲上来找我收两块钱的照相费。很原始的耕作方式,不为表演,而为实实在在的生计。

    我们一行在这里折返。再往里去,有一个瀑布,据说步行还需半个小时。瀑布到处都有,但在景区内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并不多见。到这里也就足够了。

http://s4/middle/584f4a90ga29c4b9aa723&690
    返程回到进村的石桥上,今天最后一场表演结束了。一个小伙子拿个芦笙在桥上休息。我近前问他贵姓,他指指桥面:石,石头的石。我问可以照张相吗?他羞涩地点点头。待我照完后,这个帅气、害羞的小伙子飞快地跑到桥头,他的同伴们都聚在那里休息。

http://s2/middle/584f4a90ga29c4d276681&690
    继续往回走时,路旁一位老婆婆正捧着矿泉水瓶喝水。看样子那小半瓶水应该是游客丢掉的,老婆婆可能只想要瓶子,又怕浪费了水吧。她的小摊没有与大伙儿扎堆,孤零零地在一边,商品也很少,几样银器,几件篾器。我想照顾一下她的生意,走到跟前时,她露出慈祥的笑容,让我不禁想起了外婆,竟有几分神似。

    选了一条龙形银手链,也不还价,问她能否照张相,老人依然笑着点点头,却显得有点手足无措。

 

http://s1/middle/584f4a90ga29e061a8550&690
    去程路上,同行介绍,矮寨正在建亚洲最高最长的拉索桥。我没太注意,还想这可能是景观工程吧,因为这座桥看起来实在太像西南常见的人行吊桥。回来路上才弄明白,原来这是一座高速公路桥。

    这座壮观的大桥,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呢?

    回到吉首,我们又去看了看乾州古城。此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座在建的古城今后可能成为又一个旅游胜地吧。在建的古城,古的是一个地名,一两个古迹,和一大片仿古的建筑。

    在古城居民们饭后闲聊家常、互相打招呼的热闹中离开。我真的希望,不管今后这里商业氛围多么浓厚,邻里之间还能这么亲热,人们还能这样淳朴。
http://s7/middle/584f4a90ga29e087a52e6&690

http://s14/middle/584f4a90ga29e09409ebd&690

http://s9/middle/584f4a90ga29e07d2615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