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年前青岛举办第一个啤酒节开始,这个城市就与啤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次去青岛刚好赶上了青岛啤酒节。啤酒城,啤酒街,夜夜都是狂欢节。
关于啤酒
到青岛旅游,如果不喝啤酒,那整个旅途就少了很多感觉。
早就听说过青岛人买啤酒是用塑料袋装的。到青岛第一天,就在的士上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一位中年男子推着自行车上坡,车把手上挂着个透明的塑料袋,袋内黄澄澄的啤酒上还覆盖着一层雪白的泡沫,看着就馋。后来几天在不同的地方都看到过这种情况,不过几次都因为相机没准备好,没能拍下来。
在青岛喝啤酒是有讲究的,要喝就喝青啤一厂的原浆酒。原浆啤酒没有经过勾兑,一般是桶装的,而且只供青岛几个核心城区。当北京市民下班买晚报的时候,青啤一厂的新鲜啤酒也早已等候在马路边,小店门口了。
原浆啤酒含在嘴里感觉十分圆润。特别是经过一天的烈日“关怀”后,在夕阳西下时,沐浴着海风,喝下一口冰凉的原浆啤酒,你会顿感暑气尽消、疲惫全无。当鲜酒花的醇香穿过你的鼻孔,浸润你的全身时,估计你会发出“日饮青啤三五扎,不辞长作岛城人”的感叹。
真的完全是因为青啤那么好喝吗?我看未必。全国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啤酒厂,但是有哪个厂家能让自己的产品改变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
青啤在青岛更像是一种文化,一种城市精神。
关于啤酒街
青岛啤酒街就是这种文化,这种精神集中体现的所在之一。青啤一厂就座落在这里。
沿街两边满是各类海鲜酒楼,饭庄。16日,我与湖清去啤酒街感受了一番。
当时已经不早了,但是这里依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沿街的凉棚里已经爆满,马路两边停满了小车。
这里喝到的鲜啤可能是全青岛最新鲜的了,我们看到青啤送货专车在人群中缓慢的移动,不时停住,卸下从几米之遥的啤酒厂送出的新鲜啤酒。
在一片闪耀的霓虹灯光里,青啤的灯光最为显耀。用青啤楼顶那句话应该是啤酒街最恰当的定位:“青岛啤酒街,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关于啤酒节
应该说,让啤酒成为青岛文化和精神象征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已经举办17届的青岛国际啤酒节。
青岛啤酒节是那个开口闭口就是“什么搭台,什么唱戏”的年代的产物,但无疑是很成功的。虽然我早就知道青岛有这么个节日,但是没想到第一次去就赶上了。赶上啤酒节并非什么好事,因为这段时间青岛的宾馆和部分旅游景点爆满,而且各类收费也翻倍涨价。
啤酒节的主战场在国际啤酒城。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这里依旧是一片狂欢。买了门票进去后,我们决定先逛一圈,再找一家坐下来慢慢喝。
据说为了让啤酒节的活动内容更为丰富,第15届啤酒节首次引进了嘉年华,我们在本届啤酒节也看到了嘉年华各种娱乐设施,现场尖叫声不断。喝得差不多了,借着酒胆上去刺激一下,可能别有一番滋味。
整个一圈走下来,我发现参节的德国啤酒居多,这使得啤酒节的国际化略显单薄。另外,啤酒节上出售的啤酒似乎比外面卖的还要贵一些,分量也不太足。
不过现场的人们可不顾这些,只管狂欢。我们最后选择品尝一下莱丁格,走进棚内那一刻,整个身体就被劲爆的音乐和热烈的现场气氛带动,不由自主地跟大家一起狂欢起来。
这里没人管你是谁,也不分男女老少,大家一起上阵,在桌上,凳上,舞台上疯狂舞动,一时间分不清台上台下,也没人知道该跳舞步,只是放纵自己的身体,随意扭动,蹦跳。这样疯狂一下,应该很爽!
啤酒节不光有啤酒,很多相关或不相关产业的企业也来参节,有书画拍卖的,有卖电子产品的,甚至中南海、黄鹤楼这些香烟也来凑热闹。
我佩服这类参展商敏锐的市场嗅觉,但是却弄不懂主办方的意图,可能主办方能说出1000种接纳此类企业参展的理由,或者只是招展不利,拉他们来凑数,但我总觉得这样不太好,这使得青岛啤酒节不那么纯粹。
青岛是08奥运奥帆赛主办城市,此前听说下一届啤酒节可能要给奥运会让道,停办一届。这可能让青岛市的头头们为难。毕竟奥帆赛只是“一笑而过”的,奥帆过后,还是要靠土生土长的啤酒节打造可持续的影响力。现在国内很多城市也在办自己的啤酒节,比如大连,一样搞得有声有色,听说宁波也准备跟风。青岛停办一届,这个市场会不会被他们抢走一部分呢?
我可能有些杞人忧天了。但还是想给青岛啤酒节提点意见:
其一,既然是办国际啤酒节,就还是应该大气点、自信点,接纳或吸引一些国内品牌过来参展,如果青啤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有更长远的市场目光,应该是乐于提高国内竞争水平的。另外,相信国外参展品牌也希望通过更多途径与国内更多的啤酒品牌结识、牵手。从长远来看,这对青岛啤酒节、青岛啤酒的品牌都是有益的。
其二,啤酒节能接纳嘉年华,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人家呢?像嘉年华那样,搞品牌和经验的输出,把青岛啤酒节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办到国内其它城市去。国内这么多城市办自己的啤酒节,证明这个市场是有可为的。与其让他们自己各立山头,不如给他们统一旗帜。不要怕给别人带去好处,不要怕好东西被别人学了。青岛国际啤酒节作为一种文化品牌输出,打的还是青岛的牌子,人们只会把青岛认作正宗。青岛只要抓住核心的东西就可以了。
另外从国外品牌来看,青岛市再大,也无法满足这么多国际品牌的市场拓展需求,通过青岛这么多年与他们建立的关系,帮助他们打入国内其他城市,相信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这样只会有更多国际品牌关注青岛啤酒节,关注中国市场。
第十八届青岛啤酒节完全可以采用这种形式避免停办。比如与烟台或者威海市政府联办。
当然,我只是说说我天真的想法而已,真正实施起来很可能不顺利。中国人嘛,多是对外彬彬有礼,于内水火难容。哈啤有哈啤的自留地,青啤有青啤的势力圈;青岛有青岛的政绩,烟台有烟台的算盘,谁也不定服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