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个火~~~

(2006-06-27 14:17:08)
    最后一刻,托蒂点杀澳大利亚。黄某人在嘶声竭力地疯叫。真的羡慕他,一把年纪了,还能这么激情迸射。我也很喜欢意大利,但没法像他一样激动。
    是因为多少岁的人多少岁的心吗?
    之前,双方焦灼不下,朋友在QQ上聊,问我如果意大利输了怎么办。我想都没想,回道:他输了赢了,我一天也只吃两顿(很少吃早餐)。朋友说我很现实,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但我真的是这样觉得的。
    好象很早开始就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东西,任何东西对我来说都可有可无。到现在变成没有任何信仰。
    中学的时候,同学们疯狂迷恋明星,明星画片贴满书,明星生辰八字了如指掌,甚至在教室里贴明星照,我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看着他们,笑他们无知;大学的时候,几个哥们是狂热的足球迷,通宵看球赛,满寝室贴球星照,还经常上场倒腾两脚,我还是像局外人一样看着他们,觉得他们幼稚。
    依稀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也曾像他们那样激情洋溢过,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对很多东西都迷恋。曾经很喜欢乒乓球、羽毛球,爸爸很支持,但是妈妈觉得耽误学习,不让玩;曾经很喜欢笛子,但是爸爸妈妈并不愿意请那位高度近视的老师;曾经很喜欢画画,妈妈的一位学生读完大学回来办班,好意免费教我,结果我被妈妈用“家法”从画室里打回家。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奶奶的口头禅,婆媳关系紧张的奶奶和妈妈却在这一点上达成高度一致。只是妈妈用了另外一种表述:“勤有功,嬉无益。”她认为读书以外一切爱好都是为了逃避学习,为了“玩”。
    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变乖的,大概也是那时失去了同龄人的各种爱好与激情。
    到现在,我不喜欢闹腾的酒吧,只喜欢清吧;到歌厅唱得更多的就是从小跟父母一起听的样板戏,革命歌;任何激动人心的时刻,耳边总能响起妈妈的教诲:要持重!
    儿时最疯狂的记忆就是暑假去姨妈家,每天玩水、捞鱼、爬山、逮鸟。好象除此之外的其它记忆,我都在以父母需要的乖儿子的形象出现在各种场合。
    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能让我像真正的年轻人那样放纵一把,激情一次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