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周,中国电信与网通的一纸休战协议引起了各方的遐想,不少人说,在这个时候,签署不竞争协议,是不是代表着双方要合并了。甚至有专家跳出来表态:双方合并的可能性加大了。

谈下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次网通电信的行动更象是一次企业行为,跟重组政策本身关系不大。至于如此高调宣布,原因则只有一个:向各级政府部门施压,表明运营窘况,尽快获得移动牌照。

当然,在现阶段移动对固网替代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今年手机单向收费在全国得到了政策默许的事实化发展,大量的固网用户面临向手机转网;另外,电信网通在各自腹地基本均是亏损运营。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下,电信网通也有充足的需要减少双方竞争,联手对抗移动对手。

事实上,最近一年多时间,电信网通已经大量减少了在各自垄断区域的投资,一方面是为即将到来的3G业务积累资金;另一方面,随着宽带业务的兴起,双方都希望在各自固网上做提高,比如大力开拓宽带用户,进行智能网升级,向软交换迁移,挖掘基于固网的增值业务,比如IPTV等。

现在签署这个协议,只不过是将其书面化,达到向政府“示弱”的意图。并且是有期限的,今年年底前,并且是在不出现重大行业政策的前提下,一旦发生重组或者移动牌照发出,这张协议无疑会事实作废。

对于双方合并的说法,我觉得基本是不可能的。一旦合并,就成了对当年电信南北分拆的否定,并且造成全国固网资源的重新垄断,这点根本是与电信业改革相背的。

另外就目前电信网通的竞争情况来看,只是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竞争方式,随着全业务的展开,固网与移动业务的捆绑,新技术的革新,如WiMax、IMS等等,双方完全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状态。在这里提醒一点,一旦IPTV等业务脱掉广电牵制等限制,固网的垄断同样是非常可怕的。

不少人认为,电信南北分拆丝毫没有起到打破垄断的作用,我不这么觉得。事实上,自2001年电信分拆以来,尽管电信网通在各地领地作为都不大,运营比较艰难,且经常有恶性竞争事件发生,但恰恰是这种冲突促进了对方资费的下调,试问如果双方没有“恶性竞争”那才是可怕的。从这方面讲,已经起到“鲶鱼效应”的作用,尽管这种结果还远没有给用户带来“二选一”的选择权。

最后,就电信网通签署协议内容本身,我想可以判断出这几点:第一,电信网通将协议期限定为今年底,说明今年政府发放3G牌照的可能在减弱,即便发,也可能在接近年底左右。

第二,政府在顺应民意支持移动推行单向收费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固网必然面临更大压力,同意电信网通暂时休战也是对当前电信竞争状况严重失衡的一种妥协,电信业重组已成必然,并且将以3G为契机来完成。

Tags:, ,

敬请订阅我的blog 指南 一键订阅 抓虾 Bloglines 飞鸽 Rojo Google 其他

公告:很抱歉,因为精力问题,请大家到
我的独立blog(caozenghui.cn)参与讨论,以确保我能回复你的评论,或者直接订阅我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