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本不该有的断网喧哗

(2006-12-31 15:03:13)
分类: 钻研电信

从26日凌晨断网开始,到29日,国际网络访问问题依然存在,仍然有大量的国际网站间歇式的无法访问,一场因地震引发的海底光缆中断事件正在不断的升温,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大断网风波。

网络中断,包括海缆断裂等事件并不少见,渔船的作业,鲸鱼、海下舰艇等的活动,很容易造成海缆中断,并且海底环境的变化也容易造成信息通讯的不畅。显然,在这次断网事件中,暴露的是备份网络的不足以及中国与全球网络连接过于依赖美国接点的致命问题,当然这不仅仅是中国,包括整个亚洲。

华尔街日报刊文说,这次断网事件暴露了亚洲光缆通讯系统的脆弱。不少人也由此分析,互联网本身太脆弱了,几根海缆断了,整个互联网突然清净了,成了一个孤岛,keso说,这个世界还不是平的。其实,我觉得,这个事件本身,跟互联网的脆弱没有太大关系,如果非要说脆弱,互联网的对等系统的开放优势确实也是它的缺陷,可管理的电信网(NGN)创造了更多业务的机会,这个是互联网业需要注意的。

从这次断网来看,连续8根海缆中断确实非常严重了,基本可用于备份连接美国互联网的海缆系统几乎全部“光荣牺牲”了,但是其中暴露出的缺陷值得我们反思:一,目前中国(亚洲)连接全球互联网过分依赖美国,这个跟美国的互联网起源有关,甚至大量访问欧洲的流量都需要中转美国,安全不说,合理性就存在问题;

二,由于国际光缆已经超出了运营商单个企业的利益,政府在这方面缺乏一定的筹划和推动作用,甚至该事件发生后,政府缺乏透明的公开机制来进行披露,导致普通网民,包括一些行业用户出现猜疑和大片喧哗;自2000年网络泡末破灭后,全球光缆网络投资骤然降温,而亚洲国家没有考虑到数据业务的急剧增长而进行规划。

三,运营商在面对断网危机时,缺乏必备的应急措施,比如预先准备的应急方案,不管是卫星通信,还是采取路由迂回的办法处理网络断路;另外,这次事件也告诉了我们一点,尽管海缆承担了大量的数据传输,但我们现在确实太依赖它了。

Tags:,

12月28日blog:海底光缆断了怎么办?

从昨天凌晨3点开始,中国内地访问国外网站出现大面积中断现象,这已经是内地第二次出现国际网络连接中断事件,与2001年不同,这次不仅仅是中美海缆断了,一下子就断了至少8根,波及的范围也远远不止是访问美国国际网络的范围,还包括欧洲一些国家,中断的原因很简单,台湾地震,而恰恰地震点就在南海海域,几条海缆的经过点。

按照中国电信随后公布的信息:受强烈地震影响,中美海缆、亚太1号、亚太2号海缆、FLAG海缆、亚欧海缆、FNAL海缆等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中断点在台湾以南15公里的海域,造成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到严重影响。

这次海底光缆中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目前中国内地与美国之间的大部分网络流量必须经由香港(台湾)或日本中转,且美国网站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知名网络企业,出现国际出口瓶颈的不仅仅是中国,整个亚太区域,网络流量大量集中在目前这几个点,前不久中美宣布建高速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的目的就在于此。

那么面对海底光缆中断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呢?相信这个话题大家都很关心,一般在单根海缆发生故障时,可以采取就近选取光缆替代的方式,比如目前的中美海缆就采取了环路设计,分为南北两路,即便一路发生中断,另一路也可以在短时间顶住压力,而本次地震造成海缆中断多达数根,使得采取类似方式面临巨大压力,剩余的通路基本不多了。

这个时候,启用国际卫星通信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卫星通信本身容量与海缆所承担容量有着很大差距,但仍然是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网络连接的有效方式,随着这几年,亚太,特别是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传输量急速膨胀,海缆传输已经成为国际出口的绝对主流。

另外一个就是采取同国际其他电信运营商联系选择迂回路由的方式解决,比如今天北邮舒华英老师建议暂时取道欧洲陆地光缆来恢复网络连接。上述方式都可以暂时性缓解网络流量的压力,但不可能一下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你了解了上面这些,单看本次海缆中断事件,短期内恢复正常的可能性非常小,按照专家透露的数字,一般进行海缆修复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而这可能只是单根维修的时间,多条海缆的修复将需要更多的时间,并且震后的余震也给修复增加了难度,有人也估计这个时间可能要到1个月。

那么如何进行维修呢?其实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从网上查了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修复海缆大致有确定阻断点、打捞、连接、测试、放回等程序。整个过程由水下机器人来完成。

1、机器人潜下水后,通过扫描检测,找到破损海缆的精确位置。2、机器人将浅埋在泥中的海缆挖出,用电缆剪刀将其切断,两头都拉出水面,通过测量找到故障端。3、将备用海缆接上中美海缆的两个断点。4、将备用海缆接上后,经反复测试,通讯正常后,就抛入海水。一般海缆在海泥1米下左右。

我觉得,按照乐观的估计,电信和网通有望在3天左右找到合适的替代通路来缓解网络流量的压力,不管是采用卫星通信,还是国际迂回路由,与国际卫星组织及国际运营商谈判会耗费一定时间,而真正恢复正常水平可能大概要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

当然,具体请大家关注电信网通公告,还有新浪网的专题资讯

Tags:,

敬请订阅我的blog 指南 一键订阅 抓虾 Bloglines 飞鸽 Rojo Google 其他

公告:很抱歉,因为精力问题,请大家到
我的独立blog(caozenghui.cn)参与讨论,以确保我能回复你的评论,或者直接订阅我的blo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