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访问我的独立blog地址:www.caozenghui.cn,更全、更快阅读我的blog!

本来写华三,结果扯到华为的目标上,大家凑活看!

今天早上,3COM宣布已经跟华为达成协议,将收购后者所持华为3COM合资公司49%股份,收购完成后,华为3COM将会变成3COM的合资子公司,而华为将彻底从合资公司中撤出,不过到目前为止,双方还没有披露再过具体的信息。

华为卖掉华三可以说没有任何悬念,而3COM是势在必得,8.8亿美元的价格基本体现了华三目前的市场价值,对华为而言,华三只是一个棋子,在特定的时间,特定需求下,产生的一家合资公司,三年过去后,华为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是必然的。

比较类似的是,2001年,华为在旗下华为电气业务发展势头正盛的时候选择将其以7.5亿美元出售给艾默生,同样的例子,让我们不得不对华为的策略抱以敬佩,只有一家有长远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公司才能作出这种前瞻性的举措。

我觉得,华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在合适的机会能够选择放弃,这在一家快速成长的企业中是不容易做到的,事实上,华三从成立发展至今,业绩已经非常不错。华为的这种放弃,也体现在华为在海外市场的策略上,勇于放弃,才能够有所得,其实这就是任正非所说的“以土地换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够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单就华为出售华三来讲,我觉得要理解华为的聪明之处首先要认清下面三个基本判断:

一,华三历史使命是什么?

华三的产生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其一,华为当时面临对手CISCO的侵权起诉,成立华为3COM公司是对CISCO的巨大打击,从后面的结果来看,在华为与CISCO成功和解的砝码中,3COM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二,华为希望借助3COM打入美国市场,相对于东西欧市场,北美的突破更加艰难,选择一家本地伙伴是非常必须的;其三,本地港湾网络的崛起,对华为的伤害很大,任正非需要一家这样的企业来打压港湾,达到稳定华为的目的。从上面这三点来看,华三使命已经终结。

二,华为的目标是什么?

很明显,华为的当前目标是爱立信,华为的终极目标是作电信业的“IBM”,而不是“联想”,事实上,在未来的电信市场上,有没有联想这样的机会还很难说。在华为而言,核心产品首先是以运营商为服务对象的,这也就决定了无线和宽带核心网络将是华为的重心,除了这些,起家的光网络、交换机都可以不要。

按照未来电信业的趋势判断的话,软性服务的比例将不断增加,运营商不可能无穷尽的升级更新设备,但他们会不断的提高业务创新能力,不断的加强网络优化,这就决定了设备商的服务能力也会向软性服务转化,最终完成从解决方案提供商到服务提供商的转化,一旦软性服务收入达到一定比例,设备全部转手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对华为而言,目前的出发点是确保核心业务的竞争能力,其他产品都是以此为服务的,不管是资金还是“资源交换”上的支持;确保核心产品的地位后,华为将不断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从而实现“IBM”的梦想。

三,非核心资产的作用

除了核心资产,我想,华为的非核心资产至少有两个作用,第一个,在关键时刻为华为提供资金的支撑,不管是华为电气还是华三,华为电气的出售帮助华为走出了2000年华为的第一次冬天。就在大多数人讨论华为新的冬天的时候,8.8亿美元的现金对急需要资金敲开欧美市场的华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也让华为有了机会继续修炼内功,提升核心产品的竞争力。

另外一个,非核心资产在关键时刻成为华为跟“竞争对手”交换的筹码,如果欠发达地区的定单是靠低价格获取的,那么发到地区就是一个生态链,一旦你进入的话,将打破生态的平衡,产业链各方都会排挤你,怎么应对呢,“交换利益”是非常巧妙的办法,当然,能够交换的还远不止资产,还有市场和利益。

这些将促成华为伟大目标的实现!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