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华为想到关于竞合的思考

(2006-11-21 01:31:28)
分类: 钻研电信

敬请访问我的独立blog地址:www.caozenghui.cn,更全、更快阅读我的blog!

趁几天休假的时间,把吴建国新写的《华为的世界》看完了,到目前为止,写华为的书大概有三四本,其他几本只是懒散看过,没有系统性的仔细读。由于吴建国本身在华为的职业生涯,使得这本书跟单纯记者所写内容有很大不同,在记述华为走过的这18年以外,吴建国加入了很多思考性的问题,这也是本书最大的卖点。

月初的时候,我自己写了篇blog谈了下“如何看待华为冬天”的问题,其中,我强调了一点:华为这次所谓的冬天是不可避免的,是主动性的,跟2000前所经历的是完全不同的境地。在这里,我想补充下,对于华为而言,当前的形势确实严峻,尽管各地签单不断,但是潜在的危机不容忽视,特别是三大设备商势力集团形成之后,也就意味着华为们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要么甘愿成为一个“打工者”,要么成功突围,然而,突围的技巧和路线是相当微妙的,比如合作与竞争的权衡。

对于竞合而言,是不少国内企业都提到的,不过中国的企业在合作与竞争之间能够游刃有余的却不多,我认为,华为应该是目前在这方面体验最深的一家,从最早出售华为电气,到与3COM建立合资公司,再到牵手西门子成立鼎桥,华为已经基本领会了通过合作来交换利益的方式,并且已经实施了,在这一点上,华为算得上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老师。

以土地换和平,在这样一个纷繁和高压的竞争环境下,华为能够提出这样的口号足以看出任正非的眼光和前瞻性,这也就决定了在未来几年内,华为必须通过结交联合体的方式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这也是必经之路。

相对于软件和PC等行业,电信行业更具特殊性,首先电信不同于PC等消费品,各国运营企业一般都具有浓重的国家背景,国家都会利用政策来限制外资进入基础电信业,中国也不例外,华为中兴在印度的遭冷遇已经表现无疑;另外,电信行业的竞争更加微妙,更要讲究技巧,而不是一味如消费市场的低价拼杀,竞合已成为一种生态。

目前华为在亚太、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国家依靠低价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并已经成为当地主流的设备提供商,2006年华为连续敲开了英国电信和沃达丰两个大T的大门,并成功进入西欧市场。然而在东欧及北美两个重要市场,则进展缓慢,其中北美尤为突出,合资3COM之后,华为并没有取得进入北美的机会,华为显然高估了3COM在美国的影响力,之后,与北电的谈判告吹,对竞合战略的思考和运用将帮助华为突破北美防线。

换一个角度来理解竞合,也就是你不可能做所有的业务,做所有的事,集中核心业务,才能够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未来华为业务演进中,将会逐步剥离包括手机、企业网络、光网络等市场,并将精力集中在无线和宽带两个核心网络市场,一句话概括就是:集中在运营商市场。

另外一个就是商业模式的不断演进,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吴建国的一些观点让我延伸了在这方面的思考!随着电信网络从最初的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转化,运营商将由简单的设备需求上升到业务需求,软性的应用服务比重将会不断增加。随之设备商也将产生供应模式的变化,从设备提供到完整解决方案再到战略性服务提供商,未来的电信市场供应链将不断重构,而华为的终极目标显然是IT业的IBM,占据产业链的更上游。

值得庆幸的是,市场变革才刚开始,服务市场刚起步,设备还在核心,华为们还有机会。

>>敬请订阅我的blog  订阅指南 >>推荐一键订阅 抓虾 Bloglines Gougou Rojo 其他

文章引用自:http://www.caozenghui.cn/wp-trackback.php?p=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