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Web2.0思考 |
敬请访问我的独立blog地址:www.caozenghui.cn,更全、更快阅读我的blog!
有人说,通过feed订阅的方式在未来将代替网页的阅读方式,对这种说法,我认为是过于乐观了,feed阅读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内容更直接,针对性更强,互动性更强,这个也是Web2.0很重要的特点,但是,这也恰恰是feed阅读目前的最大缺陷,因为它只能满足一方面的阅读需求。feed阅读的普及还只停留在Web2.0这个小圈子之内,甚至还覆盖不到互联网自身这个行业。
半年时间以来,通过feed阅读(在线和离线方式)占据了我一定的时间,我发现,自己阅读大众类内容的时间越来越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关注自己认为应该关注的这一部分内容,比如互联网,再细化的话,比如Web2.0,事实上,我个人所关注的并不仅仅是Web2.0这些东西,还有电信。
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电信是我相当关注的一个领域,但是非常遗憾,除了我订阅了一小部分国外的电信类的blogger外,国内关注电信内容的blog文章太少了,这也让我很难找到一些值得关注的好的内容,特别是通过feed的阅读方式,一些电信的blogger们,他们根本不了解什么是RSS,什么是Feed,什么是ATOM,显然,在这一方面feed的阅读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因此,我可以说,feed还是互联网上的发烧友们用的东西,它离真正走向大众还非常遥远,如果你现在信誓旦旦的跟我说,它将代替网页的阅读方式,我只能告诉你,别做梦了,现在或者几年内没戏。
其实,与feed类似的阅读方式,可以追溯到几年前门户们疯狂的推个性化的页面,你可以随便定制,你可以通过引用的方式,任意的把你喜欢的东西放在任何一个地方,它们的内容是自动更新的。当然,定制页面比不上feed的是,feed的提供者是独立的用户,而定制的内容仍然是1.0的内容,这是区别,尽管你可能不太同意我这种观点,但基本事实如此。
定制的结果是什么?国内的情况就是没有多少用户愿意去选择用这个,我觉得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定制的内容还不足以让用户觉得必须这么做,在这点上我承认feed的价值驱动会更强,这也是feed能够吸引部分用户的原因;另外一点,手工编辑的内容仍然是大众最容易接受的内容,性价比更高。
feed阅读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内容价值将是它能否加快普及的一大原因,Web2.0也如此。Web2.0的核心是用户创造价值,包括两部分:一个是用户本身就是内容的提供者,另外一个用户通过他的阅读和点击贡献了价值,提供了参考,由此可见,如何实现feed的内容管理将是加快其渗透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