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钻研电信 |
受朋友之约,希望我能够对移动IM市场作些评价,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中国移动刚刚开始公测的飞信产品,在此之前,关于中国移动要独立推IM产品,会不会封杀QQ、MSN等的讨论已经非常多。(独立博客地址:www.caozenghui.cn)
这里,我想谈下我的观点:首先,中移动自推IM产品肯定会对目前主流的IM产品有影响,短期内影响不会很大,但随着移动IM自身市场的状大,飞信肯定会蚕食掉部分份额,特别是对手机捆绑有需求的高端用户,这点从飞信一开始就捆绑手机号码的做法就能看出来,这一点,也是我对飞信比较认可的地方。
除了上面这个观点,其实我更想强调下下面我对飞信未来的一个判断:飞信是中移动第一个从电信网直接走到互联网前台的产品,在此之前,中电信也搞过类似的产品,但后来无疾而终。事实证明,互联网业务不是运营商的强项,因此我认为,飞信真正的优势应该还在电信本身,大概包括两点:移动IM产品本身的方便性和资费的价格优势,而从这两点上分析,我发现,目前来看,飞信仍然是捆着手脚跳舞的产品,短期内难有太大突破,但我不否认移动IM本身的市场空间。
具体一点讲,在价格优势上,飞信可以免费向手机发短信,确实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我认为,由于以下三点原因,飞信在短信发送上的优势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1,飞信早期的用户量太小,随之的就是用户的使用成本太高,这点很重要,也是中移动早期最难克服的;2,目前的短信消费价格已经比较低,换言之,用户对短信资费已经没那么敏感了;3,用户更喜欢用手机发短信,这是一种习惯。
另外,我对飞信依然是“捆着手脚跳舞”的判断恰恰体现在飞信对语音的支持上,不出意外,与Skype、QQ一样,飞信同样不能解决PCTOPHONE的语音支持,这也使得飞信相比较其他IM产品并没有太大优势,除了一点简单的通话资费优惠。如果要做到pctopc的话,飞信未必能比QQ做的好,或者说肯定不如QQ做得好。
价格是最影响大众消费的因素,从上面这两点来看,我觉得,如果面向大众市场,飞信现阶段的业务特点基本不具备杀伤力,我建议中移动不要做这样的尝试;如果面向高端需求市场,飞信同样需要面对移动IM自身市场需求的挑战,还有手机终端对IM的支持,中移动要认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
附上中移动最近的一个IM政策:
从6月1日起各梦网业务线(短信、彩信、WAP、Java和IVR)中,不再新增聊天社区类梦网业务;对于现存的聊天社区类梦网业务,不再与此类业务开展任何形式的营销合作;对于在互联网开展各类IM服务的SP的现有相关聊天类梦网业务,为平稳过渡,这类业务在时间上允许开展到2006年年底,相关SP的合作协议续签到12月31日为止,并且在合作协议中添加关于明确不再与此类业务进行营销合作的条款。

加载中…